誰知史玉展來接他:“姐夫,
今晚沒人陪我讀兵書,
想來想去,我還是來接你了。”
說完他扶著沈持從府衙出來,
伸手拎起沈持放在馬上,
還沒等反應(yīng)過來,他們已經(jīng)在軍中大營了。
這時候史玉展才低聲說道:“我姐找你?!?/p>
沈持聽后酒完全醒了,
快步去書房找史玉皎:“你找我?”
“嗯,
”史玉皎穿一身棉質(zhì)窄袖衣袍坐在高背椅子上看信:“阿娘寫信過來,
說起一樁事情,你看看?!?/p>
信是今日傍晚送過來的,還熱乎著呢。沈持洗凈手搬個凳子坐下,同她一道看信。史玉皎的娘親,
史二夫人在信中提及,
說宮中的鄭瓊鄭昭儀自今年京城入夏后就抱恙,
經(jīng)太醫(yī)診治后說是心病——她自幼父母族人皆亡,只知姓鄭而不知是誰家女……故而皇帝蕭敏下旨,為她尋親,
讓她逢年過節(jié)有親人可惦記……
“怕不是圣上要加封鄭昭儀了,”史玉皎說道:“為她找個還說得過去的出身,以此來堵住百官的嘴。”
以鄭瓊本來繡娘的出身,當(dāng)個昭儀已經(jīng)到頭了,再想往上提她的位分,妃、貴妃的,只怕群臣不依。
古人就是這么看重出身。
比如三國時劉備起事要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唐代的劉禹錫本來是匈奴后裔,讀書走仕途時為了給自己一個出身,也自稱是劉勝之后……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余名子嗣,眾多的子孫根本不可能細考,對于自稱他后人的認來說,是不是真的中山靖王之后不打緊,但有了這么個出身,你就是名門后裔,有資格出頭躋身高位,不會被人拿出身來說事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