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她這句話已經提醒到鄭家了吧。
再明白的,不是她能說的。
紀氏是個伶俐人,她回到鄭家,沒提史玉皎,只說:“聽說宮里的鄭德妃娘娘病了,外人都知道鄭德妃娘娘記在咱們家名下,圣上讓鄭家給她做娘家,可咱們卻從來沒進宮拜見過她,知道的說咱們不愛攀附,不知道的呢,只當咱們不把德妃娘娘當回事呢……”
鄭德妃膝下有一皇子,將來前程大好著呢。
她心中在埋怨:這么好的事兒鄭家都不去張羅,怪不得成了破落戶呢。
鄭家一合計,紀氏這話說的在理。
鄭家還有兩名命婦,鄭老夫人和她的大兒媳蘇氏,她倆趕忙向宮中遞了帖子,沒幾日,便有了回信兒,準許鄭家的女眷進宮去探望鄭瓊。
到了那一日,鄭老夫人攜兒媳婦蘇氏,孫兒媳婦鄭氏,三人一道進宮。她們進宮很順利,到了臨華殿,見到鄭瓊后大吃一驚,怪不得她能得皇帝寵愛,原來是這樣一個從畫上走下來的病美人呀,可知她當年才入宮的時候,是何等的傾國傾城。她們心道:來對了,鄭德妃只要活著,她就不會失寵。
一番寒暄落座后,紀老夫人說道:“聽說前幾日從宮外請來的黃大夫進宮來給娘娘把脈開藥,不知那藥喝了有沒有用處,娘娘好些了嗎?”
鄭瓊笑了笑,淡淡說道:“左不過些補養氣血的。”對于鄭家女眷的倒來,她頗意外。
蘇氏說道:“聽娘娘的意思,這黃大夫的醫術并不高明?”
“昆明府唐大人舉薦的大夫,怎會沒點兒真本事,”鄭瓊說道:“或許是宮里頭拘著他了,想是在宮外看病開藥,極是高明。”
紀夫人聽了就在琢磨,:德妃娘娘說黃宗敬在宮中開藥左不過一些補氣養血的,難道這些不管用,宮中拘束,宮外才能顯出醫術?
瞧著鄭瓊消瘦的臉頰,總覺得她的話未說盡。
頭一次見面,雙方話都不好說太深,紀氏笑著說道:“哎呀,妾身上也有些不好,不知這黃大夫住在哪里,妾尋他開一副藥來,正好試試不就知道他是不是浪得虛名了?”
鄭瓊垂下眼睫:“那敢情好。”
坐了片刻,鄭老夫人起身道:“不敢勞娘娘太費神招待,老身告辭,還望娘娘保重身體。”
“慢走,”鄭瓊勉強起身送了兩步:“以后多來我這兒坐坐,咱們多說會兒話。”
貴人如此熱絡,鄭老夫人的眼淚一下子下來了:“要來,多來瞧瞧娘娘。”
出宮回到家后,娘幾個一合計:“德妃娘娘似有什么事求咱們你覺出沒有?”
紀氏點點頭:“在宮里的時候,我總覺得她話里有話。”
“好像是看病的事,”蘇氏說道:“她說黃大夫在宮外給人看病才高明……還有宮里拘束……”
莫不是太醫院礙著他的事,不讓他開具管用的藥?!
她盤算著這件事,想著直接去問黃宗敬太突兀了,只怕人家不肯說出實情。
紀氏說道:“我身上的確有些小病小痛的,不如先去找黃大夫看看,一來二去的熟識了再問不遲。”她有帶下癥,一點兒小毛病,但常常覺得身上有異味兒,一日要更換兩三套衣裳,很麻煩。
“是個好法子,”鄭老夫人也說道:“我近來老睡不著覺,也讓他給瞧瞧。”
打定主意,鄭家婆媳去驛館找黃宗敬看病。他起初不敢接診病號,問了宮里頭的大太監丁吉,丁公公又請示皇帝蕭敏:“黃大夫來問,可否給別的病人開藥方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