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是松江府人士。”朱堯連忙說道。
沈持:“難怪,你們那邊比起北地來,商賈之家多。”
“下官留意到這個問題也是在兩年前了,”朱堯說道:“不知道以前是怎樣的,這兩年越發多的商人。在賦稅之時,趁火打劫,壓價收購糧食。我朝的田稅是二十抽一,繳納之時農人從糧食換成銀子,商人趁火打劫,變成了十八甚至十五抽一。朝廷沒有落分文的錢,全都到了商人的腰包里。”
沈持認真聽完,沉思片刻說道:“多謝朱兄解惑,算來的確如此。”
朱堯日后是個可用之才,他在心中想到。
余下的庶吉士們聽了唏噓:“我等孤陋寡聞,想不到商人竟有這樣奸猾的手段。”
“要不怎么說無商不奸呢。”
……
正事兒說的起勁時,董尋來了,他與這群庶吉士是同年,見面就說說笑笑,倒把沈持給晾邊上去了。
不知誰說朱堯今日來拜見沈持也不知換身衣裳,還是穿得這么寒磣,董尋笑著懟回去:“你是縫衣針嗎?”
“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啊?1”
沈持笑著拱火:“二位,別光動嘴啊,動手嗎?我家里家伙什兒多。”
眾人哈哈一笑:“快,打起來,打起來,沈大人要看熱鬧。”
沈持:“……”
親朋好友來往熱鬧到正月初七,皇帝開始早朝,各衙門開門辦差,龍祥二年正式拉開序幕。
這日,董尋調侃沈持:“年前跟我說的商稅的事,不了了之了?沈相爺又要蕭規沈隨嗎?”
“還是覺得蕭歸沈隨是個好事情,不得罪人對吧?”
沈持苦笑兩聲,將商人每年八月份壓糧價屯糧的事說了:“青溪,時機未到。”
“青溪”是董尋的字。他頓了一頓,又說道:“倒是每年八月末朝廷征收田稅時商人的事得想個法子管管。”
“要不,”春日來臨,氣候轉暖,董尋的臉色好看了許多:“就以京城商人齊雙未突破口,如何?”
沈持:“我也是這個打算。”
當日散值后,二人一起去京兆府衙門找林瑄,到了之后,別人看見沈持:“哎呀,沈大人又回來了。”
都還記得他曾任過京兆少尹呢。
沈持跟他們打過招呼,去里頭和林瑄說話:“你還記得除夕晚上倉庫失火的那個商人齊雙嗎?”
林瑄:“才幾天的事,怎么不記得。”
沈持:“摯一兄,你查查他,看看他在京城經商是否老實?”要是只有壓價囤積糧食一事呢,法不責眾,他只能去拜訪那人詢問此事。
若有其他,直接抓了來審問。
林瑄:“行。我這就暗暗去查,天必有結果。”
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