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了半天太陽,董尋才觸景生情,
生出一番感喟,
幽幽地說道:“這是昔日天下最大的常平倉,
由前朝戶部尚書裴彥一手創建,鼎盛時幾乎占了大半個平安縣,囤積糧食百萬石,
后來裴尚書失勢,連同這里也被廢棄……如今竟成一片瓦礫……”
據史書記載,前朝戶部尚書裴彥在設了常平倉后,權勢達到頂峰,他的祖母和母親、妻子皆被誥封為一品夫人,三個兒子、五個侄子全謀了官職,那是何等的榮耀。然而也就風光了短短十多年,他被人告發利用常平倉謀私利,朝廷查下來,從裴家抄出幾十萬銀子,而后,全族被押進大牢,判了死罪的死罪,流放的流放,為奴的為奴……
“設常平倉,對于朝廷和百姓來說是上策,然而于你我,卻是不能沾的事,歸玉兄,你要想好了。”
說完,他面上流露出淡淡的悲涼。
沈持從地上撿起一片殘缺的半片瓦片拿在手上:“裴尚書所建的常平倉被廢之后的次年,前朝的魯地、關中大旱,糧價飛漲,朝廷沒有囤積的糧食可市價賣出,數十萬百姓花光家中的積蓄天價買米果腹后,不得不離開家鄉逃荒到別處要飯,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站出來說過他一句好話。”
又不知那些百姓,是否懷念過裴彥的常平倉。
“沈大人想多了,”董尋笑道:“史書記載,裴尚書死后連為他收尸的人都沒有。”裴家犯事之后,門生故舊避之不及,沒有一人敢出頭為他操辦后事。
沈持:“……”
董尋掐了一根草在手里折了折:“沈大人看了這里,還執意要設常平倉嗎?”
沈持:“我再想想。”
從長遠看,設常平倉無論是對朝廷還是百姓,都是利大于弊的事。
“走吧,”董尋捶了兩下腿起身,夸張地揚聲道:“要是你不死心,得空就再來一次,不過下次我就不陪你了。”
沈持若有所思地笑了笑:“走。”
二人乘馬車返回城內。彼時還早,街肆上人來人往,走街串巷的小販吆喝聲不斷,沈持從馬車上下來:“青溪兄,今日多謝了。”
董尋一臉疲態,懶懶客套了聲就催馬車夫趕緊回家。
沈持漫無目的地走在街頭,看見一家攤販上賣的果子新鮮,他隨手買了一兜,又從糕點鋪子買了些精致的點心,拎著去了孟度家里。
樂蓮舟快臨盆了,孟家上下都洋溢著喜氣,他站在門外看著庭院內系紅綢的盆栽,暫且把煩心事拋一邊,高興地走進去。
孟度聽到家仆來報趕忙迎出來:“喲,貴客來了。”
把他請到書房就坐。
“出去了?”孟度看他鬢發微凌亂,問道。
沈持捏著茶盞嘗了兩口:“嗯,去了趟平安縣的常平倉舊址。”
孟度一下子抓到了關鍵詞:“常平倉?”
“嗯。”沈持喝完一盞茶,又自己動手倒了一杯:“常平倉。”
孟度知曉了他想要做的事情,一時不知說什么,只問他:“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