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笑道:“本官回京多時,今日方來恭祝各位‘吃得十年錐刺苦,同攜明月載譽歸。’,有點晚了,著實不該。”
“沈大人為朝廷忙碌奔波,”眾庶吉士都道:“我等豈有爭這個的,快別客氣。”
沈持:“本官今日來,是想翻閱一下記錄蝗蟲之災的史料……”
他還未說完,庶吉士們便道:“下官們早已備好,且翻閱多次了。”
聽說濟南府等地發(fā)生蝗災后,他們就在查找史料,思索應對之策了。
說完,他們搬著一摞書籍放在沈持面前:“沈大人閱覽。”
沈持笑了:“你們既都翻過,本官就不看了,應對蝗災,有什么辦法嗎?”
庶吉士們紛紛獻策:“沈大人,若要治蝗,一來可以在夜間點燃艾草,然后焚燒之;二來,可以挖溝渠放置還為被吃掉的秸稈或者牛羊的毛發(fā),等它們撲進去的時候掩埋;三……三來,從湖廣江浙等地驅(qū)趕鴨子去蝗蟲過境處,讓它們吃掉蝗蟲……”
沈持這才去翻書:“這些辦法,書中都有記載?”
“回沈大人的話,”庶吉士們說道:“遠不止這些。”
還有勸諫君王修德——古人以為一旦發(fā)生天災,就是上天對君主無德的警告,祭拜蝗神等法子。
沈持:“你們所說,是最實用的法子。”
這一夜,他沒有歸家,在翰林院翻了一夜的書。
翌日早朝,皇帝蕭敏滿面愁容地坐在龍椅上:“昨日山西、冀州兩府也送來奏折,說遭了蝗災,今年恐顆粒無收,眾卿今日散朝后,到京郊去看看災情吧。”
“另外,想辦法驅(qū)蝗吧。”
群臣跪拜說道:“是,陛下。”
沈持進前一步說道:“陛下,臣昨日去了翰林院,庶吉士們集思廣益,想了三種治蝗的法子。”
皇帝的語氣微微急促:“沈愛卿快說來聽聽。”
沈持把昨日庶吉士們的想法幾乎一字不漏地說了出來:“陛下,臣以為,可行。”
皇帝還在思索。
右丞相蕭慈反對道:“大凡天災,都不可以人力制之,且殺蟲過多,有傷和氣,請陛下三思。”
京兆尹溫至看了沈持一眼,站出來說道:“既是天災,欽天監(jiān)楚大人為何先前不提一句?”
倒是反對沈持設(shè)常平倉跑得飛快,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玩意兒。
他這一句話拱起了皇帝蕭敏的火氣,皇帝大怒,他命人把欽天監(jiān)楚元叫來:“楚愛卿,今年的蝗災怎么說?”
楚元支支吾吾:“想是朝中有些官員身居高位而德不修,”他瞥了沈持一眼:“觸怒上天,是以將罪啊陛下……”
皇帝高高地坐在龍椅上將他的小動作看得一清二楚,他也不是個傻子,心道:只怕先前楚元來說什么太歲星不宜動土反對設(shè)常平倉就是沖著沈持來了,哼,挾持朝堂之事報私人恩怨,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