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垂下頭:“小人服氣。”
“但是王有仁手無縛雞之力,”他又為王有仁求情:“還請沈大人不要責怪他,讓他繼續考取功名吧。”
沈持:“至于王有仁,本官另有安排。”昆明府那邊缺讀書人,讓他跟著去,到那邊當個先生教民眾識文斷字吧。
“罪民謝沈大人恩德。”王有仁沒想到還能撈個這樣輕巧的差事,涕淚俱下。
李虎:“罪民本該率眾到齊州接旨的,想不到沈大人親自來了,真是慚愧。”
沈持直接說道:“莊王殿下要坑殺你等,因而本官不得不以身試險,故而到壽張城來。”
李虎和王有仁大驚,而后跪拜在地:“沈大人恩德,罪民永記在心。”
“請沈大人、尤將軍、諸位大人,入城。”
沈持復又上馬,一行人徐徐進入壽張城內。
李虎說下的主簿任老七捧著賬冊出來:“罪民的一切庫藏等東西全在這里。”
戶部主事張昀接過來,當眾清點賬冊。
七萬兩銀子,三十萬石糧食,還有鐮刀、斧頭、兵器,之外,還有幾十副甲胄。這是李虎他們全部的家當了。
沈持連同各部官吏一道清點,到了甲胄時,兵部主事趙石瞇縫著眼說道:“這民間還真有能人,比朝廷軍器監打造的還要輕盈柔軟些。”
六部官員都圍過來看,趙石又摸了摸說道:“咦,這個甲胄看起來眼熟。”
旁人打趣他道:“你去哪里見過甲胄,可不看見都是一個樣兒,眼熟……呵呵呵。”
“你們是不是忘了,五年前,”趙石說道:“大理寺辦過一樁案子,從二皇子殿下的府里收出一副甲胄,圣上命嚴查,后來查了半天都沒有下文,只好不了了之成了一樁懸案……”
他說這話的時候,眼角的余光不經意留意到濟南府兵將領尤鳳的臉色煞白,一直往沈持那邊瞟去,好似有事兒讓這人很不自在。
那邊,沈持聽了這話立即湊過來:“趙大人,你瞧清楚了,和二殿下府里搜出來的一模一樣?”
趙石:“那件甲胄,是下官親自從大理寺手里接過來,存放進軍器監的,絕不會有錯。”
沈持:“快去請李虎來。”
好家伙,竟然還牽扯到了大理寺的一樁官司。
等把人叫來一問,李虎也很驚訝:“沈大人,這批甲胄是龔老二打造的,他先前是個鐵匠,或許給誰打過甲胄吧?”連他都不清楚。
又叫人去把龔老二喊來,那是個敦實的漢子,跟后世畫冊上李逵有些神似:“這是你打造的?”
“是,”龔老二說道:“小的以前是個鐵匠,以打鐵為生,但祖上是給朝廷做甲胄的,小的見過,所以試著打了幾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