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妃對他微微屈膝一禮:“恭送陛下。”
等皇帝玄黑龍袍的最后一片衣角出了臨華殿,她才收了目光。
兩日后。
八月十三,群臣正在上早朝的時候,御林軍的斥候送信回來,說沈持一行文官,武將史玉皎率將士今日午后行軍至城門外,皇帝高興地說道:“一會兒上完早朝,諸位愛卿陪朕到太廟里上根香,而后設慶功酒,迎眾將士凱旋歸來。”
得蕭氏列祖列宗庇佑,又有御林軍將士奮勇殺敵,才這么快平定了李虎之叛亂,江山穩固,他心甚慰。
以右丞相蕭慈為首的百官叩首山呼萬歲:“是,陛下。”
但御史大夫管聃卻在此時煞風景地上奏道:“陛下,此次平叛掛帥的是莊王殿下,如今殿下在齊州抱恙暫未歸來,這慶功的風光全給史將軍一個女子……說不過去吧。”
提及莊王蕭承鈞,皇帝面色陰沉,一語未發。
兵部尚書魏淳看過沈持的奏折,知莊王牽連進幾年前二皇子蕭承稷私藏甲胄一案,皇帝心里正火氣大著呢,連忙和稀泥道:“瞧管大人說的,這次是御林軍首次出征,一戰告捷保住壽州,難道不值得慶祝?”
皇帝:“魏愛卿所言明理。”
紙包里包不住火,群臣也聽聞一些風聲,見狀,更是紛紛附和魏淳。
管聃一個巴掌拍不響,只得低下頭,不再作妖。
等下了朝,有人悄聲提點他:“聽說沈大人這次在壽張繳獲了一批甲胄,和五年前從二殿下府里搜出來的一模一樣。”
“沈大人把打造甲胄的鐵匠帶回來了……”
管聃怔住:“……”他心中不禁大呼:完了,莊王這下完了。
……
黃昏時分,一輪夕陽正要西下,微斂的光芒斑駁而慵懶地像銅錢灑了一地,映照得京城越發繁華。
城門外的樹梢上系了彩綢,一路綿延到十里開外,宮中樂師沿途奏凱旋樂,百官肅立,百姓舉著香,口中念念有詞,仔細聽都是祈禱國泰民安的……
不一會兒,激揚的牛角聲從近郊傳來,他們到了。
大太監丁吉領著幾名太監干兒子騎馬往前頭去迎,很快,史玉皎領著三千御林軍率先行來,披甲的女將軍威風凜凜,讓行人停下來駐足,甚至有百姓在心中感慨:以后即使生了女兒,也不用溺死進馬桶里了,還要對她好,將來她有出息,像史將軍這般有本事,或是如宮中的周淑妃、鄭德妃那樣得寵,他們不也能跟著吃香的喝辣的。
丁吉端著宮中御酒迎上去,笑道:“萬歲爺讓老奴來迎史將軍與諸位將軍得勝歸來,請飲御酒一杯,略洗風塵。”
太監們為史玉皎等眾將奉上銀杯盛的美酒。
史玉皎等人下馬拜謝后接了酒,一飲而盡,而后重又上馬緩緩前行,沿途各衙門官員紛紛給他們敬酒,至入城,都不記得飲下多少杯了。
御林軍之后,沈持領著六部的文官一行人坐著馬車駛來,丁吉又端著酒去給他們道賀:“沈大人辛苦,各位大人辛苦呀。”他笑盈盈地把酒端到沈持跟前:“這是宮里釀的棗花酒,甘甜香醇,嘗嘗。”
沈持謝過他,又對著皇宮的方向叩拜后接過酒,飲盡。
一番儀式走完,他重新坐進馬車,在一片道賀聲中入城門。然而看著他風風光光回來,百官們的心情略復雜。
他們其中的很多人,甚至背后的世家,之前都很看好莊王蕭承鈞,甚至向其示好攀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