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玉說的倒也是,”皇帝聽了沈持的話忽然想到:若日后立蕭福滿為太子,眼下也該給他鋪路,是時候封他為王了,這個提議不錯說到點子上了,遂從諫如流:“沒了莊王,朕就再補百姓一個王,賢能的王。”
曹慈瞟了沈持一眼,心中起了波瀾:聽這話的意思,姓沈的是要抬舉十皇子。先為他博個王,呵,下一步棋該推蕭福滿坐上儲君之位了吧。
這私心太顯眼了。萬不能叫他得逞。
曹慈在心中揣摩皇帝的意思,他豁然發覺,從過往帝待皇子們的種種看來,沒準兒帝要選立為王的皇子也是蕭福滿!甚至他日立儲,也更傾向于十皇子!
他霎時驚出一身冷汗,不行,他不能讓沈持扶蕭福滿成為王,再成為太子,這功勞得是他的,心急之下,他來不及提醒自己“事以急而敗者,十常七八。1”,于是在皇帝還未問出哪位皇子配封王的情況下,他草率開了口:“陛下,若說封新王,臣也深以為然。”
皇帝聞言順著他的話問道:“那么兩位愛卿說說,哪位皇子可堪封王呢?”
沈持本想說“這是皇家的家事不敢置喙云云”,但他慢了一拍,被曹慈搶答了:“臣觀十殿下龍顏鳳姿,更兼性情如冰瑩雪至,實在配得上享親王之尊。”
十殿下。
當曹慈說出這句話時,
他心中“咯噔”一聲,立即意識到自己失言了——明明是沈持提出來的封王,他卻神差鬼使上趕著舉薦蕭福滿,
將自己的私心袒露無遺……然而覆水難收,悔之晚矣,
只能暗暗罵自己老糊涂了。
而沈持則是愕了愕:“……”不是,曹相爺,
咱們話題還沒進行到議論封哪位皇子為王的地步吧。
皇帝雖未動聲色,但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啟口,
他輕咳一聲掃了眼沈持:“曹相說的,
沈愛卿看怎樣?”
他本就有意封蕭福滿為王,
不需要旁人舉薦。
沈持:“……”說實話不怎么樣。
“陛下,”他說道:“臣以為這是您的家事,
臣不敢妄議。”
一旁的曹慈聽了沒好聲氣地說道:“難道封王的事不是沈相提出來的嗎?”他嚴重懷疑沈持給他挖了個坑。
沈持不慌不忙地說道:“陛下,
作為臣子,可以勸諫君王立儲君,
也可以提議分封皇子為王,
至于封誰,
立誰,”他看了一眼曹慈:“臣不敢妄議。”
這話沒毛病,朝中的臣子們隔三岔五就要進諫一回——請立太子,但沒人敢點名說立哪位皇子為太子。
那得由皇帝親自定奪。
是以他敢提議皇帝再封一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