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二十六號是個周一,上午,祝繁星出門去做家教,陳念安在家吭哧吭哧地搞大掃除。
他是個眼里有活的孩子,平時手腳就很勤快,家里不算收拾得一塵不染,也算窗明幾凈,祝滿倉都不敢亂丟玩具了,玩好了會自己收起來,就怕被哥哥罵。
等祝繁星回到家,陳念安把滿寶交給她,自己頂著烈日沖去菜場買菜。
光耀新村附近菜場的商販都認識了這個小男孩,每次都是一個人來,和一群大人擠在一起討價還價、挑肉挑菜。
商販們大多誠信經營,看陳念安小小年紀要買一家人的菜,猜測他家里也許有困難,自然不會對他缺斤少兩,或以次充好,但也有例外。
有一次,有個水產商販欺負陳念安年紀小,在電子秤上故意把單價輸高,陳念安沒發現,要付錢的時候,邊上另一個賣水產的女商販生氣了,沖著那人喊:“這么點蝦要三十七?你良心被狗吃了嗎?連小孩子都騙!小弟弟,別給錢!你這點蝦最多二十五!你來阿姨這兒買,阿姨給你便宜點!”
那黑心商販被罵得完全不敢還嘴,后來,陳念安就認著這個阿姨買水產了。
他站在攤位前,看著一盆盆的活魚,說:“阿姨,你幫我挑一條鱖魚吧,別太大,我想一頓吃完。”
“行。”阿姨撈起一條給他看,“這條怎么樣?大概一斤二兩。”
“可以的。”
稱完重,陳念安付了錢,說:“阿姨,你幫我殺一下吧,今天是我姐姐生日,我給她買的魚,你幫我把魚弄干凈點行嗎?”
“好嘞。”阿姨笑著說,“你對你姐姐這么好啊?”
“我姐姐對我更好。”陳念安說,“謝謝阿姨!我過會兒來拿。”
離開水產攤,陳念安思考著,家里有雞蛋和雞翅,還得去買蝦仁、牛柳和尖椒,他順便買了一根絲瓜,準備做筍干炒絲瓜,這是唯一的蔬菜,因為家里三個都是肉大王,葷菜永遠比蔬菜受歡迎。
買完菜,陳念安又挑了一個西瓜,高高興興地回到家。下午三點多,祝繁星和祝滿倉在午睡,陳念安又跑了出來,幫姐姐拿生日蛋糕。
店員問他:“要什么蠟燭呀?”
“要四個數字蠟燭。”陳念安說,“兩個一,一個二,一個六。”
“咦?為什么要四個?”
“我姐姐交代了的,我們是兩個人一起過生日,她十六歲,我十二歲。”
“哦,這樣啊,好的,給你吧。”
“謝謝姐姐!”
這次回家后,陳念安一頭鉆進廚房,穿上圍裙,開始為晚餐做準備,腌雞翅,腌牛柳,處理鱖魚,洗蝦仁,剪筍干……
酷熱的三伏天,廚房里沒有空調,男孩兒忙得滿身大汗,卻甘之如飴。他想,這頓飯一定要好好做,這可是他和姐姐一起過的
誰規定了只有我能叫你‘小老……
祝繁星嘴里說著“好煩哦”,行動上可一點也沒嫌麻煩,她蹦到衣柜前,拎出幾條連衣裙給陳念安看,問:“哪條好看?”
陳念安說:“都好看。”
“你這回答也太敷衍了。”祝繁星不再理他,自己挑了一條暗橘色裙子,把門一甩,“我要換衣服了,你別進來啊。”
“砰”的一聲,陳念安被擋在了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