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對沈銳比了一個大拇指。
沈銳笑而不語,其實心里早就已經得意極了。
他沈銳雖然兒子數量少,但是質量是在大周朝都絕無僅有的,只有讓人艷羨眼紅的份!
秦之況將沈江霖拉到身邊,叮囑他一會兒就站在自己身后,這次一同參與祭祀大典的還有翰林院的邢揚舉以及另外一個侍讀學士胡易。
等到人到的差不多了,宮門緩緩打開,文武百官以及皇親國戚分列兩道,從太和門兩側魚貫而入,大冬天的哪怕是冬日的官袍是夾棉的,而且領子上也有一圈棉領子來御寒,但是為了穿出官員的氣勢來,肯定里面是不能穿大襖顯得過于臃腫的,沈江霖已經盡量進行了疊穿,但是北風一吹依舊冷的不行。
前面有一排宮人提著宮燈將周圍照亮,其實此刻雖是早上,天還是黑的,沈江霖估摸著此時最多也就是凌晨四點半,真的身子骨不強健一點的,千萬別當官。
眾人在太和殿前的大廣場上站定,束手靜靜等待御駕到來。
很快,永嘉帝的御攆便到了,官員們一同下跪給永嘉帝請安,永嘉帝立于九龍玉石階梯之前,身著交領大袖黑紅冕服,頭戴玉珠平天冠,一派帝王威嚴,讓眾官員平身。
太廟在端門東側,眾人又要跟著皇帝的御攆一起步行過去。
皇帝有御攆坐,大臣只有吭哧吭哧跟在后面繼續步行,沈江霖算著自己的步伐長度和他們花費的時間,這一走又是至少兩公里。
行至太廟的時候,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晨曦慢慢灑下,前幾日下過的雪已經被宮人提前灑掃到了一邊,沈江霖在冷風中已經凍的有些麻木了。
太廟整體成一個長方形的宮殿群,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組成,沈江霖經過太廟前的九龍柏的時候,甚至有些恍惚,他記得他上輩子曾游覽過這里,也見過這株柏樹。
別人是時過境遷,而他卻是時光回溯。
經過皇家氣派的廟門,再繞過戟門橋,總算是到了前殿門前的廣場上,永嘉帝下了御攆,先是帶領群臣進入了這面闊十一間,無比宏偉的前殿。
前殿正前方的長案上放滿了一個個被一塊黃布蓋著的牌位,這些都是皇家的列祖列宗以及對大周朝的開國功勛還有杰出貢獻的官員,其中便包含了沈德修的牌位。
什么是配享太廟?
這就是配享太廟。
沈銳在一眾人中站的筆直,緊緊盯著他祖父牌位的方向,這便是他能站在此地的理由。
太監總管王安站在最前方,臂彎里掛著一把拂塵,高聲道:“鳴鼓起——”
下面的小太監顯然訓練有素,同時高唱道:“鳴鼓起——”
“咚——”初鼓響起。
“咚咚——”鼓聲再起。
“咚咚咚——”三聲鼓畢。
等到鼓聲停住后,一眾執事進場就位,高唱:“請陪祭官就位——”幾位禮部的官員站了出來。
“請初獻官就位——”幾位宗室之人站了出來。
“請亞獻官、終獻官就位——”太子帶著幾位皇子一同站了出來。
最后一聲高唱:“請主獻官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