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定是馮會龍查出端倪了,才會叫韓興深夜覲見,這個元朗啊,恐怕這回要被拉下馬了。
此時此刻,他們都還以為,元朗只是貪腐。
甚至永嘉帝腦海中已經想到,元朗貪的不少,所以才會讓韓興如此謹慎。
然而,接下來韓興說的話,呈上來的奏報,讓早就已經養成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面色一變再變,直到最后,已經是怒不可遏!
“簡直是混賬!狗膽包天!”永嘉帝狠狠將奏折拍在身前的御案上,甚至因為過分的惱怒,有一瞬間出現了頭暈目眩的癥狀,還是王安立馬發現了永嘉帝一瞬間的不對勁,連忙翻出了鼻煙壺讓永嘉帝嗅了一會兒,才讓永嘉帝緩過神來。
永嘉帝已有了春秋,上了年紀的人最為切記大動肝火,永嘉帝向來懂得保養自身,已經很久沒有如此動過真怒了。
很多時候,為了不讓臣子揣測到帝王的真實心理,不管是喜怒哀樂哪一種情緒,永嘉帝都是在演而已,便是動怒,也是為了讓臣子知道他怒了,讓臣子膽寒,而不是他真的就怒了。
而此時此刻,永嘉帝是再也克制不了自己的內心了。
貪腐并沒有出乎永嘉帝的意料,但是巨貪無比,貪到富可敵國,已經讓永嘉帝難以置信了,偏偏還有謀逆!
哪怕是想說別人栽贓陷害,可是甲胄兵器統統搜到了,并且還在揚州府的京郊一處別苑里,搜到了更多的兵器,通過包圍住兩淮鹽場,進行仔細審查,那些管事、灶戶更是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都交代了出來,指控的名單之長,足足有數萬人!
這元朗,是真的想要顛覆朕的江山??!
同時,永嘉帝作為帝王,關于政治陰謀的想法更是無人能及,元朗之所以有謀反之心,他的背后能有誰,還有任何疑問么?處處都是指向他的愛妃,他的三皇子!
這才是永嘉帝感到極端憤怒的原因,這比元朗的背叛更加讓永嘉帝感到心神俱碎。
元朗說到底只是一個臣子,若是一個普通的臣子,遇到這種事,永嘉帝立馬就能將他給千刀萬剮了,將他的勢力拔除的干干凈凈,甚至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個,這就是作為帝王的本色。
可是元朗不是一個普通的臣子,若論親疏有別,元朗在永嘉帝心中,可以算作半個自家人,自家人窩里造反,還涉及到了他的枕邊人、最憐惜的皇子,這些人聯合起來要對付他,那他這個帝王還有沒有能夠信任的人了?!
沈江霖猜測的一點都沒錯,當年永嘉帝提拔元朗,除了元朗是鄭家、元家子侄里能力最強的一個,更是想幫鄭氏抬一抬身份,娘家有人撐場面,他要封鄭氏為皇貴妃的阻力也更小了一點。
兩淮都轉鹽運使,多少人打破了頭都想坐的位置,永嘉帝眼都不眨地給了元朗,不僅僅是出于對元朗的信任,更是代表了他對鄭氏的認可,在那個時候,他們是夫妻一心,共同抵御外界對鄭氏身份低微的不認同。
只要不是元朗在兩淮做的太過分,出于對鄭氏的喜愛,永嘉帝完全可以做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誰都知道,屠夫拿過肥肉,手上都要留下油腥,當初能讓元朗去坐這個位置,永嘉帝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與其讓其他人得了好處,不如是讓自家人得點好處。
甚至派馮會龍出馬,永嘉帝的初衷也是對元朗進行警告,讓他收斂一些。
否則,永嘉帝完全可以派遣朝堂之中更有實權、同樣對兩淮鹽運使這個位置虎視眈眈的人去揚州,一旦派出這樣的人,便是元朗沒什么大錯都會被政敵制造出大錯來,永嘉帝一直對元朗是留有余地的。
而他對元朗、對鄭氏的仁慈,換來的卻是如今這些結果。
現實狠狠甩了永嘉帝幾個耳光,直扇得他頭暈目眩。
永嘉帝腦袋清明了一點后,將鼻煙壺丟到了一邊,自己靠坐在御座上,右手不斷轉動著他左手拇指上的玉扳指,這是永嘉帝心情極端煩躁之時才會有的表現,他閉目無言,整個“養心殿”中更是落針可聞,皇帝頭頂上方的“中正仁和”匾額垂下一方陰影,王安站在陰影之中,連呼吸都放的極輕極輕。
青銅瑞獸口中散出淡淡龍涎香,六月的天,已經開始炎熱,殿內四角擺著冰鑒,雖此刻沒有宮人打扇吹來涼風,卻不影響“養心殿”內適宜的溫度,養心殿上方五爪金龍盤旋在頂,威風凜凜地俯視著下方跪著不敢起的韓興,將一切盡收眼底。
韓興跪到腿都有些麻了之后,突然耳中就傳來永嘉帝有些陰沉的聲音:“韓興,傳朕諭令,著兩淮五軍都督府,全力擒拿所有叛黨逆賊,元朗以及兩淮一眾鹽官全部押送入京,移交大理寺和刑部協同審理,馮會龍等人務必一同回京,聽候調令!”
“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