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沈江霖同樣有疑惑,就他剛剛入職三個月,
秦之況要問計于他?哪怕他科舉名次再高,但是這些老江湖不會不明白,
理論和實踐的差異化問題吧?
沈江霖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若論讀書,他上輩子就是個學霸,
又熱愛各種文學藝術,
在其中算是造詣頗深,可是若論從政,
沈江霖同樣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他對于今天所發生的事情,
同樣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高見。
你說那趙潛有錯,
可是人家明明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絕對的大公無私;你說秦之況有錯?他也沒有貪腐為己,謀的是翰林院所有翰林官的集體利益。
若要沈江霖自己來評判,既然大家都沒錯,那就只能是規則錯了。
然而,
大周朝信奉的并非高薪養廉這一套,
莫說翰林院了,
就是其他一些職能部門的官員年俸都并不算高,
除了進入了四品高官的行列,
因為所免稅的土地面積大、俸祿也跨檔次地更多一點,其他中下層官員的俸祿,
或許真的只求吃飽穿暖是夠的,但是想靠這個發財,那就別想了。
上一任皇帝在位期間,
貪腐非常嚴重,又因為先皇本身就是一個窮奢極欲之人,上行下效,很多事情便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鬧的太過,在政治上沒有什么重大思想錯誤,都是可以原諒的。
然而到了如今的永嘉帝繼位,這么多年來,永嘉帝一直是在和貪腐做斗爭的,幾乎到了抓一批、殺一批的地步,甚至在他繼位之初,出現了今天這個官員領著皇命要去摘另一個官員的官帽,明天這個官員也被摘了官帽的怪談,殺到后面,官員人數銳減,為了讓朝中有人可用,永嘉帝還讓一些重要官員用戴罪之身去懲處下面的官員,那段時間朝堂風氣為之一清,可謂是談“貪”色變。
至于結果如何,永嘉帝在位已經二十多年了,只能說見仁見智吧。
前面幾年確實鎮住了場子,可是越到后面越死灰復燃,貪官殺不盡、春風吹又生。
為此,永嘉帝也是大為苦惱,只恨這些人枉讀了這么多年的仁義道德,枉他對他們一番信任,怎么一進了官場,掌握了實權,個個便都撕下了臉上偽善的面具,化成了豺狼虎豹!
沈江霖去秦之況辦公房不過幾步的路程,但是一路上沈江霖已經將里面的彎彎繞繞盤了一遍,心里頭打好了一些腹稿,也好到時候能夠應付一二。
秦之況作為翰林院的主官,是有自己一個人一間的辦公房,他皺著眉坐在書案后面,看到沈江霖進來了,頭也不抬,指著下首的一張座椅,讓沈江霖坐。
沈江霖從善如流地坐了,秦之況不說話,沈江霖也不吭聲,刑楊舉悄無聲息地倒退著走了出去,幫他們帶上了門。
秦之況終于從案牘后面抬起了頭,看了一眼沈江霖后,先呷了一口茶,然后才慢悠悠道:“沈修撰,今天這事你也看在了眼里,你如何想?”
沈江霖拱了拱手道:“秦大人一心為公,趙大人有失偏頗了,便是覺得有錯漏之處,也根本無需如此堂而皇之,屬下只擔心他醉翁之意不在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