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計劃依舊是要實施的,只是要稍作更改,同時更是為了取得一定時間的轉圜,也不知道那封信有沒有送到了。
馮會龍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官場“交際”,還真不是成天只知道享受吃喝,確實在私底下辦了一些事情的。
很快,揚州城里的許多鹽商都得到了消息——官府準備改革鹽引發放制度,采用新的“綱要法”。
這個消息一出來的時候,整個揚州城里的鹽商都炸了起來!
以往官府發放鹽引,只要這些鹽商手里頭有錢,然后再孝敬孝敬那些鹽官,打通一下人脈關系,自然是可以花錢買鹽引,有錢的就多買,沒錢的就少買,大大小小的鹽商都可以分到一杯羹。
可是,若是改成了新的“綱要法”,那就不對了,綱要法會對鹽商資質進行核查,只有朝廷信的過的鹽商才會被登記入冊,成為朝廷的鹽商,且這樣的鹽商,是可以世襲罔替的!
也就是說,只要這個鹽商生意能做下去,那他以后的兒子、孫子都可以繼續做鹽商,繼續在里面賺錢!
而做鹽商的,哪里有生意做不下去的?除非這天下老百姓都再也不吃鹽了!
除了幾個財力雄厚的大鹽商,如今是想盡了辦法要爭取成為新的“綱要法”中考核成功的鹽商外,其他的中小鹽商俱都
元朗今日不在鹽政衙門,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同樣也是大為震驚——他都沒有得到的消息,這些鹽商是哪里得到的?
元朗瞬間就覺得是有人在做局,
他腦海里浮現了好幾個人的名字,但是卻又沒有確鑿的證據,
元朗只能暫時按下心緒,先讓手底下的人去安撫這些鹽商,言明他們鹽政衙門并沒有收到相應的政令,
讓他們稍安勿躁,
若是有了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的。
同時,
元朗也快速安排自己的親信前往京城去打探消息,可恨此時交通不夠便利,
一來一回哪怕再壓縮時間,
也要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中,整個揚州城的氣氛都是緊繃的,任何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大家的心,
就像一個炸藥堆一樣,
一點就會著。
等到元朗終于知道確切的消息時,
元朗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倒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了。
傳遞給元朗的密信上說,
是戶部殷侍郎上的奏本,提出了這個“綱要法”來,
說是如今的鹽商資質參差不齊,屢屢有弄虛作假之事,不如對天下鹽商進行統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