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河陽香皂鋪一炮而紅,日進斗金,和之前小規(guī)模最上層流行不同,這一次面對的是整個京城百姓,普通百姓只能是對此嘖嘖稱奇、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只要稍微有頭有臉的人家,縱然買不起一等水晶皂,但是二等的精油皂還是要買的,儉省著用,一月一兩塊總能用得起的。
到后面,甚至形成了若是不用香皂凈手擦身,就好似沒洗干凈似的,因為大家腦海里都被植入了一種“看不見的細菌”的理念,而大家又都是極為相信“病從口入”這一說法的,從此這個香皂生意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起來。
隨著京城香皂鋪的走紅,其他府的香皂鋪子也在逐一鋪開,京城的達官貴人永遠是引領(lǐng)風尚的潮流,那邊流行什么,其他地區(qū)也是馬上跟上。
在九月末,各種香皂成了京城百姓最為津津樂道的事情,而皇帝作為一國之主,自然是最受人拍馬屁的對象,天津衛(wèi)的曹知府為了拍周承翊的馬屁,大手筆敬獻了兩箱一等水晶皂入宮。
周承翊原是不想收,但是一看這個水晶皂,心中一動,便讓人呈上來。
周承翊富有四海,什么好東西沒見過?水晶皂縱然看著不俗,但是也不至于讓周承翊有什么大驚失色之態(tài),他只是拿起了一塊水晶皂,仔細把玩了起來,等看到上面的“河陽”二字,這才忍不住笑了起來。
“河陽”二字,多么顯眼啊,簡直就是明晃晃地在告訴京城的人,他沈江霖又回來了!
周承翊沒了沈江霖的日日伴駕,心中十分不得勁,尤其是后來頂替沈江霖的楊志遠,實在是和沈江霖差太遠了。
唯一可以算是優(yōu)點的地方,就是他比之他的祖父楊允功沒有那么多歪心思,為人勤勉中肯,若無沈江霖對照,其實也是不錯的一個起居郎了。
可是這人就是最怕比較,周承翊既然知道過沈江霖的好,換了旁人都是將就。
周承翊在奏折上批閱了一句:愛卿有心了,此物甚好,朕心甚悅。
然后不多久,曹知府就搭乘著東風升了官,曹知府沒想到自己竟然如此簡單地投中了皇帝的喜好,連忙又搜羅了好幾大箱送進了宮,周承翊也大方,直接大手一揮,分給了各宮主位。
從此,宮中采辦的東西中,又增加了香皂這一業(yè)務(wù),河陽香皂正式成為了貢品,只等下一年宮中采買的時候,正式進行商談。
所有東西一旦沾上“皇家貢品”四字,一下子就會身價倍增,以前還有人覺得這河陽香皂貴的,現(xiàn)在一下子就沒人覺得貴了!
這可是陛下和娘娘們都在用的好物啊!
河陽香皂是徹底火了,甚至有機敏的商人成箱成箱的采購,他們買的多,自然可以拿到貴賓卡,以八折的價格收貨,再按照原價零散著賣,甚至還有運到南直隸加價賣的!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種香皂鋪子也開了起來,門臉小小的,不太顯眼,這種香皂看著就粗制濫造一些,但是仍舊比以往的皂粉要好用很多,而且關(guān)鍵是,居然和皂粉相比,沒有貴出價格來,上面打的也是“河陽香皂”四個字!
百姓們?nèi)挤序v了,十兩八兩的水晶皂、精油皂他們買不起,這種兩百文一塊的香皂他們還買不起么?
十月中旬,盧掌柜派到京城的親信一路日夜兼程地趕回來,見到盧掌柜的
盧掌柜壓下喉嚨間的顫音,
目光死死鎖定在親信的臉上,反復(fù)確認:“已經(jīng)賣完了?那一船貨都賣完了?”
那一船貨可是整整有一等皂八千,二等皂兩萬,
三等皂十萬塊!
按照沈大人一開始定下的價格,那可是要二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可問題是,
他們原本想著,這些香皂送到北直隸,總是要至少賣到年底的,
目前庫房中的貨,
他們是準備銷往安南等國的。
可現(xiàn)在才過去多久?一個半月吧,居然又讓補貨,
這是賣的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