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師傅一共帶了十幾個學徒。
唯獨他之前跟喬錦歡學過,認得些字,所以學得最快。
老師傅也是見獵心喜,給他塞了幾本書開小灶,更是時不時就指導他上手操作。
這就是認得字的好處。
所以趙山川后來去夜校上課,也越發的認真。
再加上回家還有喬錦歡枕邊輔導,和喬家一窩子文化人的熏陶,他的文化水平上漲得很快。
甚至有意無意的開始對書畫、歷史之類的的知識,都略有涉獵。
最起初來到首都時,那一身的土氣和不自信,也逐漸被書香氣息清洗掉。
只是短短幾個月而已~
若是把此時的趙山川擺到趙家人面前,他們都不一定敢認。
扯遠了!
“哪里不一樣?”
喬錦歡輕聲笑著,“不都是讀書的地方嗎?”
聞言,趙山川搖頭,很是直接的說,“人不一樣。在夜校上課的,上至六七十下至二十來歲都有,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些社會氣息?!?/p>
怎么說呢?
做個簡單對比吧。
上夜校時,若是遇到朋友,對方一拍兜能散一根煙給你,操著一口流利的首都腔調,天南地北的聊著。
“您兒吃了沒?”
“今兒我碰著一板兒爺,一個大老爺們兒,被自家媳婦兒揪著耳朵打……”
“這多新鮮呢~”
但在學校不一樣。
趙山川橫看豎看,學生身上都帶著一股稚氣。
當然,也有些年歲大點的,看著沉穩,身上又是一股子肅靜氣兒,讓人瞧著都不敢逗悶子。
碰著了,客客氣氣的。
散煙那事兒,瞧著都不是他們干得出來的。
喬錦歡聽完他的形容,不禁失笑,“你喜歡?那你多學兩年,到時候考到我們學校來,我當你師姐?!?/p>
“你可饒了我。”
趙山川一擺手,“這地兒我可不適應。我就讀夜校認幾個字,別被誆了就成。”
“倒是你。你聰明,多讀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