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再辛苦,也比在碼頭扛貨,比去工廠當工人來得輕松。
來找桑景云寫信的人連連點頭,然后磕磕絆絆地說了他要寫的信的內容。
他不久前,托人往家里送去他省吃儉用攢下的十個銀元,他想知道家里人收到沒有。
這人語言表達能力不太行,將要寫的內容,說得七零八落的,桑景云聽完,琢磨了一下,才動筆幫他寫。
她上輩子是個網文寫手,有時候一天要寫一萬字,現在只是寫封兩三百字的信,自然手到擒來。
只是這時候的繁體字寫起來麻煩,有些花時間。
桑景云很快寫完重要內容,又問了這人一些問題,然后幫他添上自己的近況,和對家人的問候。
這時還沒有現代的標點符號,只有句讀,“句”就是句號,用在完整意思表達結束的地方,“讀”則是一個像頓號的點,用在停頓的地方。
桑景云不習慣用這個,干脆用了現代標點,反正這時候,已經有讀書人開始用國外傳入的標點了,只是還不規范。
若是讓桑景云寫毛筆字,她是寫不好的,鋼筆字卻不同。
上輩子為了考試卷面好看,她專門練過硬筆書法的,寫的字不說多么好看,至少整整齊齊。
寫完,桑景云對那個請她寫信的人道:“我把信念一遍給你聽,要是有哪里不對,我給你改。”
說完,桑景云就將那封信念了一遍。
她到底是現代人,寫的都是大白話,因而那兩個找她代寫書信的,都能聽懂。
那年長的男人聽完,喜形于色:“就是這樣的,就要這樣的。”
他從口袋里摸出兩個銅板放在桌角,小心翼翼地接過那信,還連連開口:“寫得真好,真好。”
說完,他又問:“有信封嗎?”
桑景云知道店里有賣信封:“有,你買了信封,我可以幫你寫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
此時在上海,有郵局和郵政代辦所幫忙寄信,不過寄信的速度很慢,偏遠點的地方還寄不到,遺失信件也常見。
另外還有一些私人的送信服務,價格貴的比郵局保險,價格便宜的,連郵局都不如。
最后就是找老鄉幫忙送信了,這人之前,就找老鄉送了十個銀元回去,這次寫信,也是想要問問家里人收到沒有。
聽桑景云這么說,年長男子花一個銅板,從洪掌柜手上買了一個信封,又拿到桑景云面前,取出一張紙條,讓桑景云照著幫他寫地址。
桑景云幫他寫完,這才問他寫不了,但這樣大白話的信,還是能寫的。
一上午過去,桑景云寫了八封信,桑景英寫了四封,兩人加起來,共賺了十二個銅板。
錢挺少的,但桑景云已經很滿意了。
她拿出四個銅板,正打算讓桑景英去買兩碗陽春面當午飯,洪掌柜就招呼他們:“我家下人來送飯了,我讓他們準備了你們的飯菜,你們與我一道吃吧。”
桑景云連忙道謝:“多謝洪掌柜。”
在柜臺邊坐下,看到洪家下人擺出來的飯菜,桑景云有些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