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院長認真看過,驚訝萬分。
他沒想到,在云景之前,竟然也已經有人知曉這件事。
看時間,說不定云景能知道血吸蟲病的存在,是因為這個人。
“你來找我,莫不是這人想見我?”馮院長問。
汪編輯道:“并非如此,我來找馮院長,是因為那人又寄來一份稿件,讓我轉交正在研究血吸蟲病的醫生或者科研人員。”
馮院長聽了此話,立刻就想到了什么:“莫非他又得知了國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汪編輯道:“馮院長,我并不是學醫的,他這次給我的稿件,我并不能全然看懂。”
他說著,就將自己手上的稿件,遞到馮院長面前。
馮院長看過后,面露震驚。
這些年,顯微鏡技術越來越成熟,人們也就發現了很多細菌。
比如1880年,就有一位外科醫生在膿液中觀察到葡萄球菌。
現如今,西醫已經確定,是細菌造成感染,讓很多人喪命。
全世界有無數人在研究微生物,也找到了一些可以用來消毒的藥物,但已經感染的人,他們找不到方法來醫治,只能聽天由命。
若是這信紙上寫的東西屬實,青霉素當真能殺死許多細菌,全世界的醫療水平,將會前進一大步。
馮院長當即道:“汪編輯,此事事關重大,您一定不能再告訴其他人。”
汪編輯答應下來。
他知道了國外秘密研究的東西,若是透露出去,會惹來麻煩,他是決計不會自找麻煩的。
馮院長心情激蕩,在汪編輯走后,他看了一眼身后研究血吸蟲病的研究所,帶著手上的信紙快步離開。
這個研究血吸蟲病的研究所,是沒有能力研究細菌的,他們也沒有時間去做這個研究。
他打算先自己驗證一番,若是當真如此,那他立刻給自己在國外的朋友寫信,讓朋友帶著研究設備回國,與他一起研究!
馮院長的醫院里,有一個小型研究室。
這里有顯微鏡,但沒有已經培養好的細菌。
馮院長想辦法培養了一些細菌,又親自去找發霉的東西……
接下來幾日,桑景云和譚崢泓,每天都去顧教授家看資料。
桑景云已經寫下新書開頭,大概知道自己需要的資料是什么,也就專心記錄。
譚崢泓本想幫洪永祥找一些資料,結果顧教授給了他一本以前去法國留學的學生寫的《歐洲留學注意事項》,他也就不用再整理。
他干脆每天在顧教授這里翻譯《真假千金》。
顧教授很喜歡《真假千金》這本書,每天早上,都會看報紙上的更新,但對譚崢泓的翻譯頗有微辭,覺得譚崢泓用詞太過簡單直白,沒有美感。
但他平日里工作很忙,因而沒時間幫譚崢泓整理,只能叮囑譚崢泓,一定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幫他整理文稿,絕不能毀了云景先生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