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收回思緒,開始教導譚崢泓國文。
譚崢泓學得很認真。
他希望有一天,他見到自己崇拜的云景時,能跟云景好好交流,而不是云景說點什么,他全然聽不懂。
也不知道云景是個怎么樣的人。
被譚崢泓惦記的桑景云正在寫《雙面魔君》。
寫這部書時,她會加入一些大白話的名言。
她也不記得出處,但只要合適,她就會寫上幾句。
這種能激勵人的言論,是現代人看膩了的,對此時的人來說卻很新鮮。
畢竟從前那些激勵人的話,都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或者“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樣的,都不是大白話。
桑景云不知道別人如何,她自己低落時,很愿意看些雞湯激勵自己,如今便也加上了。
喜歡的人還挺多,她注意到,桑學文就喜歡念這些句子。
桑景云繼續寫著,渾然忘我。
同一時間,棚戶區,江來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孩子,正用瓦罐煮粥。
柴火是他們偷來的,而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正用木棍不停攪拌著罐子里的粥。
若是桑景云瞧見,或許會覺得這粥跟現代的豬食差不多,但此時,這些孩子都垂涎欲滴。
還有孩子偷摸抓了一把沒煮的糧食,塞進嘴里干嚼。
江來本想阻攔,想了想到底沒攔著:“粥快好了,你們跟著我唱我昨兒個教你們的東西,唱完了再吃。”
這些孩子一邊咽口水,一邊唱起來:“善人老爺行行好,財源廣進無災禍……”
這是一長串的吉祥話,等他們唱過一遍,江來開始分粥。
他們也不嫌燙,都吃得狼吞虎咽,還把碗舔得干干凈凈,比剛洗過的還干凈。
桑景云如今身體好了許多,精力也好了許多。
她寫書的速度,便也快了許多。
劇情是上午就想好的,陸續寫完四千字后,桑景云停了筆。
她打開自己昨日購買的雜志看起來。
其中一本雜志上刊登的,大多是純理論的東西,非常嚴肅。
這些東西對桑景云來說很難讀,一句話她要反復讀好幾遍才能理解。
她讀了一頁后,就放下書,打算等明天再看。
她翻開另一本雜志,發現上面有很多進步人士寫的文章,有人罵這個罵那個,有人提出各種大膽的想法和觀點。
她看得依然很慢,看了幾頁后,再次放下。
深吸一口氣,桑景云拿出紙筆,打算寫個幾千字的小故事,就叫《大頭菜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