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盛當即同意幫桑景云往西北地區送一些東西。
也就是這個時候,那些想要見桑景云的人陸續來到譚家。
這些人不是結伴而來,而是一個個前來,而桑景云,逐個與他們攀談。
桑景云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但大概是遺傳了她那對做生意的父母的基因,她知道要如何與人溝通。
之前她跟諾伯特等人,就相處融洽。
桑景云跟一些人聊國際形勢,又跟另一些人聊衣著首飾,還跟人聊女性解放以及如何做生意之類,什么都能說兩句。
而這一聊,就是一整天。
等見過所有人,桑景云覺得自己的體力和精力都消耗殆盡,疲憊不堪。
不過這么一天下來,她也并非毫無收獲,那些人給復興女子學校捐了不少錢。
錢實在太多,復興女子學校都用不完!
桑景云很想用這筆錢來購買物資,但她知道,這是不行的。
這些賬,人家將來是會回來查的,她要確保里面的每個銅元,都花在該花的地方。
正巧喬平安回來了,桑景云就跟喬平安商量在農村辦女子小學的事情。
“我們只需租一間屋子,請一個先生就行,到時就讓那些女子,上午學兩小時,下午學兩小時。”桑景云跟喬平安闡述自己的想法。
想讓農村女子脫產學習是不現實的,不過此時的農村女子,一般只在農忙的時候下地。
她們平日里負責的,主要是洗衣做飯養蠶之類的工作。
這些工作繁雜瑣碎,但讓她們每天抽出四小時讀書,還是可以的。
“女子小學不限制年齡,只限制性別。到時,只要是女子,就能在女子小學免費學認字,再告訴她們,若她們學會一千個字,就可以去工廠做工。”桑景云說道。
此時的上海,有很多人開辦工廠,而開了工廠,就需要工人。
因為他們開的工廠多是紡織廠這樣的輕工業工廠,所以招工主要招女工。
原本,這些工廠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差的,但《穿成包身工》這本書出現后,為安撫民眾情緒我,工廠主給工人的待遇,就好了很多。
工人們依然要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但工錢會給足,伙食也不差。
工廠的工作很辛苦,但即便是再過去幾十年,到了九十年代,人們依然爭著去干。
這個時代的人,更是不會嫌棄。
桑景云相信,在好好學習有機會得到工作的情況下,一定會有很多女子來學認字。
其中要是有好苗子,還可以將之送到復興女子學校學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