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譚大盛已經弄清楚桑家的情況。
桑家因為出了個敗家子破產,這樣的事情在上海并不少見。
但桑學文的現狀,讓譚大盛有些驚訝。
抽大煙敗家的人很多,能把大煙戒了的人卻很少。
桑學文愿意做飯養家,這更是讓人驚訝。
也不知道他們一家子,是如何做到的。
當天晚上,譚大盛就讓人放出消息,說自己從清朝那些遺老手上,買到了一些東西。
這種事情很常見,不過買到這些寶貝的,多是北京那邊的人。
如今小皇帝還在紫禁城住著,每年能拿到400萬銀元的補貼,但那些宗室的日子已經很難過,免不了變賣家產,以此度日。
如此過了兩天,時間來到廿七。
譚崢泓已經將孤兒院那邊的事情都安排好,也告訴桑景云,自己過年期間不會過來,讓桑景云幫忙照看。
于是,這一日,他跟著譚大盛,去參加了一個洋人組織的聚會。
如今西洋那邊正在打仗,租界一些英法的將領已經回國,但也有一些有錢人跑來這邊躲著,美國人更是越來越多。
譚崢泓自幼接受西式教育,同學里還有英國人,英語說得極好,他在洋人中間,也就混得如魚得水。
按照譚大盛的指點,譚崢泓選了一些跟他差不多的年紀的洋人交好,并邀請他們來自己家中欣賞他花大價錢買來的,皇室專用的瓷器和繡品。
這些跟譚崢泓差不多年紀的洋人欣然同意。
廿八這天,他們來到譚家,就看到了譚大盛收集來的各種精美的瓷器,還有別的擺件。
這些東西都是珍品,價值不低,但并非古董。
可是,在譚崢泓嘴里,它們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歷史。
“我們國家從數千年前,就開始制作瓷器,很多瓷器匠人,手藝代代相傳,祖祖輩輩為皇室制作瓷器,他們這一輩子,除了燒制瓷器,不干別的事情。”
“他們會挑選最珍貴的原料,然后耗費無數時間,忍受高溫去制作瓷器。瓷器燒制成功后,那些不合格的,還會被他們砸碎,只有最完美的瓷器,才能被皇室成員所使用。”
“你們看到這個粉彩桃花吸杯了嗎?這種自帶吸管的杯子,制作一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這是從王府流出的,據說曾是一位王妃的最愛……”
譚崢泓一臉真誠地介紹自己家里的那些東西。
他的說辭,是桑景云幫他想的。
桑景云上輩子,曾經看到日本用類似的話術,營銷燒鳥仙人,壽司仙人,燒飯仙人之類。
一些所謂的燒鳥仙人烤肉水平也就那樣,但故事講好了,隨便幾個肉串,就能賣一兩千。
相比于后世的燒鳥仙人,這時中國的瓷器匠人,那是有真本事的,譚崢泓說的時候,也就一點不心虛,滿臉真誠。
這些洋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除了瓷器,譚崢泓還給他們展示了精美的刺繡。
“在我們國家,最頂尖的繡娘,也是為皇室工作的,皇帝的一件衣服,一個繡娘要繡數年才能繡完,皇宮的屏風,繡娘們也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