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商量后決定再加一個字,四個字讀起來更有氣勢,他便把最后的機會給我。
我按著他翻到的頁數(shù)往后翻,第四個字是:耀。
卡康司耀。
安靜的午后我們不顧周圍目光笑出聲,這名字起的太不負責任,但看著紙上連起來的四個字,讀了兩遍后我們同時點頭,就是它了。
意料之中的拿了最高分。很多人都忽略了我們的作品而是覺得名字更酷。我和齊一守口如瓶,心照不宣的享受著夸贊,暗地里笑到不行。
我記得當時我們還信誓旦旦的說,若有機會創(chuàng)立屬于自己的品牌,一定還要用這個名字。
那是我們的夢想。
后來,困于財力能力有限,沉迷揮霍青春又忙于課業(yè),就擱淺了。
再后來,他出了國,我就了業(yè),就破滅了。
雖然我不愿承認,但齊一確實是難得的服設天才。
拋開他年紀輕輕獲得的那些數(shù)不過來的獎項不說,任何有關(guān)服設的命題到他手里都會得到漂亮的處理。
大學第二堂專業(yè)課上,我們那個嗓門很高的女教授就給出了夸贊,說她已沒什么可以教給齊一的了。
多年來我都在不服氣中欣賞著齊一,這次創(chuàng)業(yè),我想拉他入伙。
這也是我親自來跟他當面說的原因,我必須滿帶誠意。
那晚我們在他的住處吃著并不地道的中餐,還特別不對口味的配了瓶紅酒。
他都聽完后沉默了好久,開口問了一個問題。
“程名,憑你的能力,在任何一個品牌工作都能混得不錯,干嘛非要執(zhí)著于費力的從頭做起?”
我有些失望,怕是他在異國他鄉(xiāng)里磨掉了太多棱角,我晃著手中酒杯,探身與他的對碰:“因為我不想多年以后我們再次像這樣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齊一很認真的在看仰頭喝酒的我,欲言又止。
我放下酒杯:“齊一,我們還有幾個二十四歲,為什么不趁著年輕拼一把,萬一夢想實現(xiàn)了呢。”
他低沉道:“那萬一失敗了呢。”
“最起碼,試過了,無悔了。”
他深吸一口氣,我不知他是不是有些醉了,眼里竟然有淚意。
“其實,有件事我該告訴你。”
“還記得大學時負責留學項目的那個梁老師嗎?”
齊一笑的苦澀:“我我是跟她”
“別說了,”我打斷道,“你要說的事我知道。”
“你知道?”
我低頭看著手中的紙巾:“其實你完全沒必要那么做,你憑實力也可以爭取到的。”
齊一用手揉著臉,聲音發(fā)悶:“我那時太慌了,很害怕最后會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