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葉子掉了嗎?”
“掉了,我車前頭玻璃上落好幾片。”
明月心道,我離開家后,再也見不著春天跟秋天了。春風吹不著她,秋雨也淋不shi她,她其實只見了十五回子虛莊的春秋。說不定,她這輩子就是這個數。
李秋嶼微笑:“還有要問的嗎?你們莊子里有人蓋新房子呢。”
明月說:“八成是給兒子娶媳婦的,要蓋樓。”
李秋嶼打開后備箱,那兒有辣椒,還有雞蛋,明月一下認出:“這我奶奶串的,我也會。”
“回家咱們炒雞蛋吃好不好?”
兩人便一道去買菜,回家炒雞蛋。明月蹲地上剝蔥,說:“小蔥才好呢,野蔥也好,這個蔥太粗太老了。”
她覺得這樣多好啊,喬老師為什么告訴她那些,擾的人心煩。她好端端地跟李秋嶼過著日子,干嘛指手畫腳?想到這,她就不愿意深想了,跟李秋嶼聊秦天明,說她上網和人吵架。
“秦天明平時看著可穩重了,居然跟人吵架。”
李秋嶼說:“現實生活中,大家可能彼此還愿意客氣客氣,到了網上,看不見,摸不著,誰也不認識誰,說話容易沒顧忌。”
明月站起來:“她說網上新思想很多,我不上網,你知道什么是新思想嗎?”
李秋嶼靠灶臺邊笑:“新思想就是,一群人喜歡指點別人,證明自己是更進步的。其實,真正的新思想沒多少,都是些別人早已想過,又被拿出來說的,還可能被曲解了。”
“比如什么呢?”
“比如,”李秋嶼略作思考,“比如我現在批判你的奶奶,你的奶奶,不夠了解你,也沒有給你提供好的物質條件,像你們這樣的家庭,非常落后,只能讓后代受苦,這樣的家庭,不該再繁衍下去。你們這樣的人少了,世界才能越來越好。如果有人發表這樣的看法,你同意嗎?”
明月搖頭:“不同意,這么想太傲慢了。”
“但這樣的觀點拋出來,注定有人接受,有的人可能回想自己的生活,發現真是這么回事,任何一個觀點,都會有人贊同,有人反對。等你長大,也許還會有人告訴你,女性要獨立,不要結婚,結婚只是犧牲,男人都是自私鬼,自由最重要。我先不說這些對和錯,現在網絡慢慢發達了,社會也在發展,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觀點,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它們注定會鋪天蓋地涌到你跟前,你現在還小,主要任務是考大學,接觸得少,你一旦進入社會,這些東西就會影響你,你會怎么做呢?面對所謂的各種各樣的新思潮?”
明月凝神想了想,說:“少上網,過自己的日子,讓別人去吵。”
李秋嶼笑起來:“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明月說:“不管有多少種觀點,有些東西一定不會變,我跟秦天明說,無論我們長多大,都不能忘了做人第一得善良。”
李秋嶼注視起她,久久不說話。
“我說錯了嗎?”
“沒有,我這次見到你奶奶,想有的人一輩子可能都沒離開過那個不大的小村莊,但不妨礙她做人是成功的。她可能沒什么文化,不懂的東西太多,只要懂怎么做人,就已經超過世上很多人了。”
明月有點羞澀:“你要說給奶奶聽,她肯定嘴上不說什么,心里會美的。”
她猶疑問道:“可還是多讀書,當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更好吧?”
“理論上是的,”李秋嶼又很快否定自己,“也未必,不要對這種人產生太多幻想,過分崇拜他們。他們也許確實擁有真才實學,但他們也會有錯誤的判斷,自大,充滿錯覺。你要尊重的是知識本身,但擁有知識的人,比如一個學歷很高的精英,有錢有地位,他的心,倒未必比得上像你奶奶那樣一個賣豆腐的鄉下老人。”
“就算我遇著一個大學教授,他說的話,我也能懷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