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爸疼你嗎?”明月慢慢撕開鹵蛋。
“疼啊,我爸最疼我了,因為我念書比小弟好,我家一點都不重男輕女。”
明月沒法繼續問了,你爸爸摸你臉蛋嗎?牽你手嗎?你們在一塊兒鬧嗎?這仿佛是小孩子的事。
更不要說親戚了。
明月覺得這事太復雜,努力不想,人李秋嶼對她沒歪心,她在這想什么呢?又不是
第一回
認識他。
她便問秦天明最近讀了什么書,問文科的老師講課怎么樣。
“我有時會覺得老師講的不太對,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對勁,老師有時又愛發散,喜歡討論國家大事,你知道嗎?我們歷史老師還上網,聽說在論壇跟人吵架。”
“理科跟文科就不一樣了,我們老師不發散,”明月笑道,“上次我在門口買肉夾饃,你猜他們說什么,說美國選了個黑家伙當總統。”
“啊,奧巴馬,男生們很喜歡談論他,說他演講很有魅力,我們老師說,美國有很多總統都是學法學的,當過律師,這個奧巴馬也法學院的。”
“你說,為什么人喜歡談這些,還有八卦明星,周圍沒聽說聚一塊兒拿數學物理閑聊的。”明月說,“你沒發現沒,誰都能討論文科相關的東西,哪怕是路邊賣肉夾饃的叔叔。”
秦天明笑著嚼鹵蛋:“還能為什么,因為數學物理太難了,太多人學不會,但比如新聞事件不一樣了,只要長嘴,都能發表看法。”
明月道:“正是,英雄所見略同,所以你們老師才跟人吵架,這個最容易吵架了。”
“我在貼吧也跟人吵過,把我氣半死,等我念大學了再戰斗,我有時候干氣,我一定要用豐富的理論武裝自己,跟人吵架就駁倒他們了。”
“為什么要在網上吵架,都不認識,應該跟現實里的人交流溝通,面對面說話,駁倒他又怎么樣?他可能只是覺得說不過你,也不見得真同意你的觀點。”
兩人越說越起勁,也越走越慢。
“如果一個人認知是錯的,就該去糾正他,以正視聽。”秦天明說完,像是覺得不夠完善,補充說,“我是指一些大是大非問題,有些事,可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種錯的認知到底怎么來的呢?”明月思索著,“我小學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到烈士陵園掃墓,同樣是聽老師講,有的人哭了,有的人卻在笑,老師教育他,他只是不敢再惹老師生氣憋笑,不覺著自己這種場合笑是不對的,又不是三歲小孩,為什么聽到這么悲慘的事情還能笑出來?”
秦天明說道:“我們宿舍有個女生,喜歡日本動漫,她總說她要是個日本人就好了,不想生在中國。這樣的人,要是在網上我會反駁她,可惜是室友,老師不能把所有人都教育好,當然,老師自己也未必是對的。”
她往四下看看,壓低聲音:“我不是說人壞話,也不是標榜自己多好,咱們學校這么大,有些同學就是價值取向有問題,或者品德有問題,他們甚至成績還很好。”
明月說:“我爺爺有一本毛主席語錄,我小時候看不懂,現在有些懂了,去年過年我還翻著看,想起政治老師,我懷疑他就是毛主席說的,知識固然重要,但為誰服務更重要,屁股歪了,腦袋跟著歪,嘴巴說的話,筆寫的東西,都是歪的,壞的。”
秦天明噓一聲:“小點聲,”她假期接觸網絡,論壇,大開眼界,也不知道虛擬的網友們年紀有多大,秦天明平時話不多,在網上卻很活躍,“別讓人聽見,你覺得知識應該為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