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嶼多給二十塊錢,說是加工費,明月拗著不肯要,怎么塞都要還回去:
“是我自己愿意的,我不要!”
“付出勞動應該有報酬,拿著吧。”
“給你殺雞就是不要,真的,”明月硬硬地說,“我給你殺一百只雞都不會要加工費的。”
李秋嶼見她拿定主意不會輕易改,便作罷,不再強求。
他準備回去,明月想留他吃晚飯,又怕晚黑不好走。
“還有什么要說的嗎?”李秋嶼看她欲言又止。
明月有些傷感:“明年春天,咱們還能碰著嗎?”
李秋嶼指著她懷里日記本:“可以打電話,有需要的話一定記得聯系我。”
明月靦腆地直點頭,她抿抿嘴,看著他上車。
那串數字,只要她按下去,她就能聽見他的聲音,多神奇啊,發明電話的人真偉大!其實明月非常渴望跟人打電話,電話是神秘的,子虛村的小賣部有一部公用電話,小賣部家的大閨女每每在鈴聲大作幾聲后,拿起話筒,客客氣氣問:“哪位?你找誰?”這一幕對童年的明月來說格外夢幻,那根線子,連接著外頭高深莫測的世界。
盡管她沒接到過任何人的電話,也沒人需要她打個電話。
“沒需要能打電話嗎?”
李秋嶼笑道:“能,不過真有困難的話,希望你能
李秋嶼沒走,他開車……
李秋嶼沒走,他開車問了圈路,找到村委會。說是村委會,只幾間房屋,半拉院子,門口種了成片的蜀葵,他進去時,正好碰見一個人出來,這人四十來歲,是支書,問他找誰。
說清楚來意,支書上下左右地打量著李秋嶼:“你說的是楊金鳳家里頭吧?她家境也就那回事兒,家里沒勞力,你問這干啥的?”
李秋嶼覺得他語氣不是很耐煩,解釋幾句,支書一臉的懷疑:“資助李明月?你是她啥人?”
“我不是她什么人。”
“那你這圖啥?”支書唏了一聲,不信這事兒,趿拉著鞋就往外走。
李秋嶼和他溝通不是很順利,便要了鎮政府電話,這一回,說得很清楚,他開車過去一趟,留了個身份證復印件、聯系電話,又很快確認資助方式,等忙完,已近黃昏。
晚霞斑斕地照過來,一院子紅煞煞的。
楊金鳳才帶著棠棠回來,她剛進莊子,聽人說家里來了稀客,開著轎車,跟明月一道回來買雞。
楊金鳳不大信,她今天是有正事去了表姊妹家,隔壁的二郎廟。子虛村的村小成了危房,過年一場雪把墻頭壓塌半截,幸虧沒傷人,但鎮上通知不準再辦學,這里的孩子,暑假開學得換地兒念書。最近的,要數二郎廟,約莫三四里路,那兒的小學還有百余號學生。聽教育局的意思,即便那房舍不塌,也要撤校合并的。
為什么要去表姊妹家呢?有一樣事,楊金鳳思量老長時間了。她的本事,只在跟豆子莊稼打交道,碰上個硬茬,她就斷了,脆得不堪一擊。她一天天老去,眼要花,背要駝,指不定哪天老天爺就把她給捉了去,誰好說呢?可小的還那樣小!楊金鳳日夜難安,一想到小的,臉跟月亮地一樣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