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還是那句話,這玩意兒,是咱自己種出來的!”
“當初的糧種,咱總共就弄到了十斤左右。”
“您看看眼前這兩筐,怎么樣?”
“哈哈哈哈,上位,你也是農家出身,種地這事兒終究還是要親自下地才能見真章。”
“不管咱說得多么天花亂墜,最終不還是得種進地里試試?”
“所以啊,您就放心吧,這事兒,絕對是真的!”
“三十石不過是咱怕嚇著您,收著說的,要是莊稼漢本事足的話,怕是要更多!”
朱元璋聽著這不像君臣奏對,反倒像往日里起兵時老兄弟們坐在一起聊天的氛圍,簡直不要太熟悉。
甚至連剛剛胡惟庸拍他手臂那舉動,他都覺得格外親切。
這得多少年,沒人敢拍他手臂了。
這讓這些年愈發孤獨的朱元璋難得感受到一股親切。
于是,朱元璋同樣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笑著說道:
“咱把標兒叫過來,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在大明境內種植這個土豆。”
胡惟庸眼前一亮,大聲道:“正當如此!”
朱元璋和朱標兩父子都參與進來,那就證明,朱元璋非常重視土豆這種糧食了。
(本章完)
------------
下一刻,朱元璋立馬沖著宋利吩咐道:“去,把太子請來,速至!”
“是,皇爺!”
朱元璋吩咐完宋利以后,扭頭便立馬換上了一副笑容,心情大好,對著笑道:
“惟庸啊,再給咱講講,這仙糧的事兒!”
朱元璋心里都清楚,土豆的出現,擺明了就是要留名青史的大好事。
真要是把這“仙糧”給普及開來了,那絕對是活命無數的。
一心想著栽培自家兒子的老朱,怎么可能把小朱給忘記?
不過,仙糧是胡惟庸發現、種植并且獻上的。
而且對方不僅主動獻寶了,還是自家老兄弟,那當然要給個面子,象征性地說一下。
好在胡惟庸也沒含糊,那叫一個當機立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