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參加詩會,早已不是沖著美女而來。
美女算什么?
只要能在詩會上一舉成名,何愁沒有相伴?
這些人,為的就是那場揚名的機會。
不過,這次倒是玩了個小手段。
除了明月之外,她還準備了八位姿容稍遜的花魁,作為額外的“獎勵”。
這一下,讓那些原本沒把握奪魁,但又心有不甘的人瞬間來了精神。
前九名都有獎,頭名雖難,但自己難道連前九都進不去?
不可能!
頓時,不少人摩拳擦掌,準備將自己珍藏已久的佳作拿出來。
那些早已準備好的詩詞,原本是打算留到更為重要的場合再亮相。
至于什么手段心機?誰在乎?
除了像解縉這樣天賦異稟的,或者像胡惟庸這種開了掛的,平常選手想要作出一首好詩,少不得要反復推敲、琢磨。
所以,他們并非沒有好作品,只是不愿輕易示人罷了。
或者說,好作品一直都有,只看值不值得拿出來。
隨著改變規則,加上醉風樓詩會的名氣愈發響亮,不少人終于狠下心,準備亮出自己的“法寶”。
詩會剛開場沒多久,便有人下筆如有神,片刻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一旁早已等候的小廝,立刻小心翼翼地捧著詩詞,快步走向三位評審。
待評審點評完畢,佳作或尚可的作品便被一旁喝足了潤喉茶的小廝高聲誦讀出來。
聽著臺上傳來的詩詞吟誦,胡惟庸眉頭一挑。
哎呦,有點意思!
(本章完)
應天府不愧是天子腳下的繁華之地,文風鼎盛,人才輩出。
即便是青樓中舉辦的詩會,也別有一番韻味。
那些被三位裁判選中的詩詞,雖算不上傳世經典,卻也頗具水準。
胡惟庸胡大老爺的眼光早已非同凡響。
他既有前世的學識積累,又有今世的見聞拓展,再加上連日以來的廣泛涉獵,雖有些讀物不登大雅之堂,但兩世為人的記憶天賦讓他幾乎過目不忘。
這般積累之下,他在禮部時翻閱的各類雜書,早已讓他的見識與古文功底突飛猛進。
如今的他,自稱大家并非虛言。
雖在對四書五經的研習上不及那些老學究,但在詩詞歌賦、史書雜談方面,他無疑躋身當世頂尖之列。
因此,連胡大老爺都覺得此次詩會水準頗高,旁人的興致自然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