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聊這個話題還有好處。
誰不想多活幾年?誰不想精力充沛?
養生之道,不正是研究這些的嘛!
聊!學!邊聊邊學!
一時間,整個大明官場,幾乎所有的官員都開始研究五禽戲和跑步的優劣。
與此同時,在幾家聰明的酒樓推出了醫家認可的養生餐并大賺一波后,不少人開始琢磨著在家中搞私房養生菜。
更有人對食補這類深奧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怕研究有困難,就怕經費不到位。
如今倒好,整個官場下班后都在研究這個,太醫院簡直熱鬧非凡。
畢竟,誰不知道當代的大國手都在太醫院呢?
這……都是同僚,不用勞煩您老親自上門講課,您給咱指點兩句養生之道,或者給個方子就行。
一時間,頂著某某御醫頭銜的養生秘方被炒得熱火朝天。
作為始作俑者的胡大老爺,看著市場上的喧囂,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回到后院繼續享受悠閑的時光。
他的初衷很簡單,不過是希望自家小侄女能晚些成為寡婦。
如今既然文章已經引起朱元璋的重視,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胡大老爺心知肚明,他只需打破那些固有的認知障礙即可。
至于后續的事情?
呵呵,如果老朱認可了丹藥有毒和養生之道,那還有什么需要擔心的?
真以為這個時代的御醫們都一無是處?
或許他們在歷史上、學術上無法達到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這些人的水平和地位。
但要說他們手里沒有一點絕活,未免也太小看他們了。
任何一門技藝能傳承下來,除了機緣巧合,總還有些內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