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zhèn)清巧奪岫巖城時,南京這邊,趙瀚還有幾天就搬進紫禁城了。
李香君的官職提升很慢,但其實際地位卻很高,因為她已經(jīng)成了為皇帝整理奏章的女官。
皇帝還沒上班,李香君已經(jīng)就位,身后還有幾個女官捧著奏章。
奏章都是內(nèi)閣處理過的,又被李香君分門別類。特別是互有聯(lián)系的奏章,全部夾著女官貼黃,又被單獨的紙箋羅列。
皇帝批閱時非常方便,可以立即進行查找,類似奏章一次性批完,可謂省時省工又省力。
當(dāng)然,為了避免女官耍小聰明,趙瀚批閱奏章的時候,都是隨機抽出一份,并非依次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批閱。
趙瀚前來辦公的時候,李香君已經(jīng)把墨研好。
除了女官和宮女之外,還有兩個文官坐著。他們屬于起居令史,每天跟著皇帝跑,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好的壞的事情都要記下來。
皇帝睡了哪個妃子,都要被記錄于起居注,這種說法就純屬扯淡——史官除非奉詔,否則不被允許去后宮,肯定不曉得皇帝晚上睡在哪里。
韓越提筆寫道:“某某日,上于早晨八點批閱奏章。”
然后就放下筆,可以自己看書。只有趙瀚召見大臣,討論某某奏章,他才會再次開始工作。
“早晨八點”這種行文,是趙瀚硬性要求的,如今鐘表已在城市流行,一些鄉(xiāng)下財主家里也有鐘表。
趙瀚坐下,掃了一眼奏章,從刑部那堆隨機抽取。
只看開頭就很不爽,河南轉(zhuǎn)運副使,被查出在運輸移民安置糧時貪污。這是一樁窩案,牽連到二十多個官員,算是今年最大的貪污案。
內(nèi)閣的批復(fù)是:嚴(yán)肅查處。
趙瀚用紅筆寫下朱批:嚴(yán)厲查處。
一份刑部奏章,就這樣處理完畢。
而且,一字之差,處理結(jié)果會有很大不同。
在皇帝的督促下,吏部都有可能被問責(zé),為何提拔這樣的人來轉(zhuǎn)運糧食?
河南轉(zhuǎn)運使肯定被問責(zé),你手下出現(xiàn)窩案,而且持續(xù)兩年時間,你作為一把手怎啥都不知道?
再隨即抽取禮部奏章,趙瀚頓時笑了。
蘇祿那位老國王,第二次請求嫁女,想把自己的小女兒送進皇宮。
內(nèi)閣的批復(fù)是:此事交由陛下定奪,建議接納,以安番邦之心。
趙瀚仔細(xì)想了想,朱批道:可。
王室聯(lián)姻,這種手段非常原始,但又一直都有效果。趙瀚接納這位蘇丹之女,蘇祿國的蘇丹肯定更放心。
只是年齡也太小了。
朝鮮國王更搞笑,把親妹妹送來,才特么幾歲的幼童,這里又不是什么托兒所。
送來妹子還不夠,那位朝鮮國王,今年又請求進獻朝鮮大臣之女。
這是朝鮮的一貫做法,大明皇帝的后宮,經(jīng)常有來自朝鮮的妃子,幾乎都是朝鮮大臣的女兒。并且,大明皇帝和朝鮮國王,偶爾還會分娶一對姐妹、姨甥或者姑侄。
比如朱棣的韓麗妃,其侄女就是朝鮮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