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費映環(huán)有多么開明,不管婁氏有多么機智,他們在費家是無法做主的。
父為子綱,真正的大事,老太爺說了算!
還不能主動要求分家,父母在世,分家析產(chǎn),是為不孝。
不孝乃大罪,比貪污嚴重得多。若被人彈劾,可以直接罷官,還沒法為自己辯解。
沒有老太爺點頭,費如蘭別想正正經(jīng)經(jīng)嫁給趙瀚。
那就只能暗度陳倉。
母女倆達成共識,此事便定下來。
費如蘭頓覺渾身輕松,仿佛曬干羽毛的鳥兒,振翅就能高飛入云。她端正跪好,俯身磕頭道:“請娘贈予瀚哥兒五畝地。”
“連流民怎么落戶,你都已查清楚了?”婁氏好笑道,“皆說女生外向,你這還沒嫁出去呢。”
“請娘做主!”
費如蘭帶著燦爛笑容,再次端正磕頭。
大明有相關(guān)法律,流民若在異地有田畝,就可去當?shù)毓俑暾垜艏?/p>
流民大量存在的時期,比如成化皇帝繼位之初。為了解決百萬流民問題,甚至不需出示田契,只要實際開墾有荒地,官府就會給流民辦理戶籍。
明代中晚期的豪奴們,大都攜款去外地購買田產(chǎn),然后賄賂官府獲得戶籍身份。可是,一旦被其舊主人發(fā)現(xiàn),把賣身契往州縣長官那里一拍,這種豪奴的新身份立即就要作廢。
婁氏贈送五畝土地,趙瀚就能拿著地契,去縣衙自立門戶了。
婁氏取來幾份文書,遞給費如蘭一張:“這是瀚哥兒的身契,你且拿去吧。”
費如蘭雙手接過,折起來放入懷中。
婁氏又遞出幾張?zhí)锲酰骸拔业碾S嫁田都在九江,這是你父親名下的田產(chǎn),皆為考取舉人時鄉(xiāng)鄰投獻。只有田骨,沒有田皮,租子也收得低,你拿去送給瀚哥兒。我再派一家奴,陪他去賄賂師爺,把良民戶籍給落實了。”
投獻,就是農(nóng)民把土地,主動送給貴族官紳,然后自己給人做佃戶。
其根本原因,是“一條鞭法”之后,徭役改為丁役銀子上交。逃役的人越來越多,丁役錢就集中在少數(shù)農(nóng)民身上,導致每年需要上交的丁役錢,竟然超過了需要上交的田賦。
而官員和士子,正好可以優(yōu)免丁役,雙方豈非一拍即合?
一品京官,只能免糧三十石,卻可免田一萬畝。不是說一萬畝土地不收稅,而是附著在一萬畝土地上的徭役關(guān)系,可以直接免除!
費映環(huán)作為舉人,只能免糧二石,卻可免除一千二百畝土地的徭役。
于是,許多農(nóng)民就把土地,無償贈送給費映環(huán),以此來逃脫繁重的丁役錢。但這些土地,不能隨意奪佃,只能佃給原有田主耕種,否則就是不要臉皮、名聲盡喪!
轉(zhuǎn)送給趙瀚十畝地,其實無所謂的,官府不會更改魚鱗冊,該逃役的還是能逃役。
費如蘭雙手接過田契,小心放入懷中。
婁氏又取來二十兩銀子,叮囑道:“流民落戶,這些須夠了,師爺肯定能答應。莫要驚動知縣,縣太爺胃口更大,少不得要刁難一番。”
費如蘭收下銀子,給母親磕三個響頭。
婁氏笑道:“等這些辦妥,你們在九江成親之時,再給你陪嫁許多妝田,定不會讓你們餓著的。”
費如蘭又羞又喜,紅著臉說:“娘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