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戰(zhàn)前三日,雙方情況如下:
江西官兵二萬八千余人,陣亡738人,傷3700余人。
陣亡率263,傷亡率135。
看似傷亡率很高,但大部分屬于輕傷,是潰逃下山時摔傷、扭傷的。
崴腳也算受傷啊,而且還很讓人頭疼,總不能讓士兵一瘸一拐爬山沖鋒。
大同兵五千余人,陣亡6人,傷47人。
看似傷亡率很低,但滾石、滾木、萬人敵皆已用完。簡易工事被多處破壞,大同軍士卒遠比官兵更加疲憊,因為官兵人多可以打車輪戰(zhàn)。
真正的苦戰(zhàn),才剛剛開始。
大同水師此刻剛回吉安,樟樹鎮(zhèn)到豐城縣這段河道,完全是官兵水師的天下。
張鐵牛、劉柱帶來的四百甲士,只能在臨江府下船,走陸路前去支援獅子山戰(zhàn)場。知府幫忙募集了一千民夫,幫四百甲士運送盔甲和糧草,別看直線距離只有40里,但還得渡過好幾條小河。
獅子山攻防戰(zhàn)第三天中午,四百甲士渡過最后一條河進山,與藏在群山之中的農會成員取得聯(lián)系。
問明情況之后,又與更北邊的李正、費映珙取得聯(lián)系。
“什么時候開打?”張鐵牛問道。
費映珙說道:“不急,黃幺還沒點燃烽火,他暫時還守得住。”
一旦獅子山上點燃烽火,就意味著快撐不住了。
李正也說道:“多耗一日是一日,拖得越久,官兵士氣就越低落。”
于是,張鐵牛、劉柱帶著四百甲士,也加入了圍觀看戲的行列,遠遠看著官兵攻打獅子山。
獅子山的西邊臨河,但其余三面,更遠處還有人工河。
整座山連同附近土地,可視為一處大型水利設施,具體功能可以參考都江堰。
另一個時空的幾百年后,劉帥在此殲滅了獅子山上一個國軍正規(guī)師。
李正、費映珙、張鐵牛、劉柱等人,想要攻擊山下官兵,還得度過那條人工河才行,很容易被朱燮元半渡而擊。
就在當天傍晚,江西總兵朱國勛,派來二百官兵水師助戰(zhàn)。
準確來說,是朱國勛的親兵,全是從福建帶來的心腹,且這兩百人里面有一半會操炮。
“督師,炮來了!”
“快快抬過來!”
二十門佛朗機炮,全部找鄭芝龍高價購買。耗費半年多時間,終于運抵江西,朱國勛連忙派人送來。
第四日早晨。
山上被破壞的簡易工事,又連夜修復了一些。
二十門佛郎機炮,被抬到半山坡組裝,開始對著工事和陣地發(fā)射。
“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