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后,便是敘功。
除了提拔獎賞將士,撫恤犧牲烈士,還封了一大批爵位。。。
總攬后勤物資調運的費純,晉封保國公。
總攬河北戰局的費如鶴,晉封鎮國公。
總攬遼東戰局的李正,晉封襄國公。
龐春來領銜內閣,勞苦功高,晉封遼國公。
李邦華輔政有功,恢復吉水侯爵位。
徐穎安排細作有功,晉封鉛山侯。
連戰連捷,攻城略地,率先打開遼東局面的盧象升,受封威寧伯。
在塞外殲滅豪格主力的王廷臣,受封定遼伯。
張鐵牛、費映珙、江良、黃順、江大山、李定國、曹變蛟等人,皆有封賞。
就連黃幺,去年協同費映珙收復貴州,今年雖沒參加北方戰斗,依舊在清理鞏固貴州和川南地盤。但是,也一并封賞,由成都侯改封為黔候。
雖然都是侯爵,等級沒有區分,但一字侯肯定比兩字侯威風。
張鐵牛也是如此,此戰未建奇功,可鎮守天津得力,由沂州侯改封為冀侯。
李定國撈到個伯爵,曹變蛟撈到個子爵,反正今后還要打仗,爵位慢慢提升便是,誰讓他們資歷淺呢。
王徽在強度黃河時,作戰勇猛無畏,特別晉封為剛毅伯。
在遼東屢建奇功的楊鎮清,這回受封男爵,但并非世襲爵位。
其他大多數將領的爵位,都屬于世襲遞減。三代降一級,只要不全是短命鬼,從公爵遞減為平民,夠他們的子孫風光兩三百年。
當然,除了提升土地上限,順便一次性賜予土地之外,大同朝廷的爵位沒什么特殊待遇。
今年在南方還搞了一次清查,重新劃定土地等級。上田、中田、下田,不可再進行更改,防止勛貴階層渾水摸魚。
趙瀚一次性給出四十多個爵位,總算不再摳摳搜搜。
公爵就封了四個,實在大方得很。
費如鶴畢竟年輕,還能繼續打仗。他什么時候封王,就什么時候調回南京,在都督府老老實實的做中樞武臣。
“陛下,請設遼東省。”龐春來念叨的是這個。
李邦華欲言又止,礙于龐春來的面子,想要反對卻未說出口。
趙瀚笑道:“李閣老請直言。”
李邦華說道:“北直隸和遼東,被韃子禍害得不輕,天災與戰亂多年方息。臣覺得,現在設省還太早,可以設置主政官員,但暫時劃歸山東管轄。陜西也是如此,但陜西連著甘肅,可將陜甘設為一省。”
“準!”
趙瀚對此也早有思考,說道:“北直隸與遼東,什么時候人口恢復到百萬,就什么時候設置行省。到那時,北直隸改為河北省,遼東改為遼寧省。陜西、甘肅那邊,也等人口恢復之后再分開。”
這是從實際出發的政策,人口太少還設省,財政得供應一整套班子,實在是沒有那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