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統(tǒng)計,自中國皇帝開放港口以來,中國商品的出海價格越來越低。這也得益于中國皇帝的有效統(tǒng)治,他整頓了中國貨幣、穩(wěn)定了中國商稅,還掃清了中國境內(nèi)的貪官和匪徒。中國的海商越來越多,他們能比我們更低價拿貨。當鄭氏海盜被中國皇帝收編之后,雖然港口關稅提高,但不再給海盜繳納保護費,中國海商的利潤空間大大提升……”
“先生們,算上前往廣東進貨消耗和船只折損,荷蘭商船親自去廣東購買商品,比直接在巴達維亞等著中國商人運來,總體成本至少要超出10……因此我提議,東印度公司的商船,不再親往中國做生意。當然,日本貿(mào)易必須保留。”
“今后,東印度公司在遠東的貿(mào)易路線,可以保留這三條……”
“第一條,中國商人運貨到巴達維亞,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運貨回歐洲。”
“第二條,日本—熱蘭遮(臺南)—越南—巴達維亞—歐洲。”
“第三條,香料群島—巴達維亞—歐洲。”
東印度公司東方事務總干事剛說完,總督安東尼·范·迪門就堅決反對,此人憤怒道:“先生們,難道各位的眼光,就只能看到那點利潤嗎?現(xiàn)在退出中國,等著中國商賈,把貨物賣到巴達維亞。等中國商人崛起之后,必然推動中國海軍發(fā)展。到時候,我們恐怕在巴達維亞都留不下,連馬六甲海峽都會被中國人奪去!”
總干事胡伊斯微笑道:“總督閣下,你不了解中國人。中國人只關注他們的土地,他們對海洋沒有興趣。在中國的皇帝和大臣看來,富饒的中國本土,就已經(jīng)擁有足夠的財富,何必要冒著暴風雨,到兇險的海洋來闖蕩呢?在巴達維亞,我經(jīng)常聽說鄭和的故事。中國的官員鄭和,在兩百多年前,率領龐大的船隊一路抵達非洲。可他們是去炫耀武力的,只要各國愿意朝貢,他們就不再做其他事情。中國人的商船,并不適合遠洋,運貨至巴達維亞已是極限。巴達維亞和馬六甲,永遠是屬于荷蘭的。”
“不,我了解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商人,”安東尼說道,“他們的貪婪和膽識,絲毫不亞于歐洲冒險家。今天荷蘭退出南中國海,明天就會被迫退出遠東!”
胡伊斯說道:“總督閣下,你的擔憂是多余的。”
安東尼氣得拍桌子:“這里沒人比我更熟悉遠東,你們正在干一件愚蠢的事情!為了降低10的成本,竟然放棄從中國到巴達維亞的商道!”
巴達維亞總督安東尼,商人出身,而且是不成功的商人。
他更適合做掌舵者!
他聯(lián)合中國商人、馬來土著,擊敗蘇丹的軍隊,以少勝多占領巴達維亞,并親手建設巴達維亞城。又合縱連橫,帶著一票土著,從葡萄牙手里奪取斯里蘭卡和馬六甲。又通過外交和戰(zhàn)爭,迫使果阿總督(葡萄牙)和法爾斯國王求和,獲得當?shù)氐睦苯贰⑾懔系壬唐返膲艛嘟?jīng)營權(quán)。
日本、越南的貿(mào)易,也是他開啟的。
他派出探險船隊,發(fā)現(xiàn)了新西蘭、澳大利亞北海岸、東加、斐濟等陌生土地。
他甚至親自制定《巴達維亞法典》,到處開設拉丁文學校、天主教會、醫(yī)院、孤兒院,在武力殖民的同時進行文化殖民。
這樣一個深謀遠慮、放眼全局的總督,他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手打造了遠東的穩(wěn)固局面。
但局面穩(wěn)固之后,掣肘也越來越多,極有可能是荷蘭總部故意為之!
胡伊斯不跟安東尼爭吵,只說道:“舉手表決吧,贊成提案的請舉手。”
評議會的議員們,超過八成舉手贊成。
胡伊斯看向安東尼:“總督閣下,還需要再表決一次嗎?”
安東尼說道:“我以巴達維亞總督的名義投反對票!評議會的投票結(jié)果,在總督反對之下不得通過,需要拿回荷蘭交給十七人會議表決。”
“當然,這是總督的權(quán)力,提案會很快帶回荷蘭。”胡伊斯微笑道。
稱霸東亞?
呵呵,荷蘭總部的董事會,對此可沒有任何興趣。十七人會議的紳士們,只需對廣大股東負責,為證券交易所的投資者負責。
降低整整10的運貨總成本,這個提案必然通過,荷蘭商船撤離是遲早的事情。
胡伊斯又說:“中國皇帝開海之后,來巴達維亞的中國商人越來越多。他們很多開設貿(mào)易行,留下中國員工辦事,巴達維亞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為了拉攏中國人,我提議,允許一到兩名甲必丹,被選為市政廳議員,擁有旁聽權(quán)和建議權(quán)。”
這個權(quán)力,是當初許諾給華人領袖的,但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施行。
安東尼說道:“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