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山,萬法歸源洞。
洞內并非漆黑。
而是透著無數流動的光。
這些光,顏色各異,屬性不同。
熾熱的火芒、森寒的冰藍、厚重的土黃、鋒銳的金白、滿是生機的翠綠……
還有風的無形、雷的暴烈、空間的扭曲……
數萬種不同屬性的道則光芒,如同億萬條彩色的溪流,在巨大的洞穴空間內奔騰流淌,匯聚向中央。
洞中央,是一個巨大的、緩緩旋轉的太極陰陽魚圖案。
不是黑白,而是由萬種道則光芒交織成的混沌之色。
萬道山圣子,道非空。
他就盤坐在那混沌太極圖的中央。
身上穿著一件極其寬大的灰色道袍,上面沒有任何花紋,只有純粹的混沌色流轉。
他的動作很慢。
雙手在身前緩緩劃動。
隨著他的動作,洞內奔騰的數萬道則光芒,如同被無形的巨手梳理。
熾烈的火芒變得溫順,纏繞上他的指尖。
森寒的冰藍變得靈動,盤旋在他肩頭。
厚重的土黃變得輕盈,環繞他腰身。
鋒銳的金白變得柔和,貼附他手臂……
每一種光芒,都蘊含著一種天地道則的碎片和力量。
它們在道非空看似隨意緩慢的劃動中,被牽引、梳理、調和……最終,如同百川歸海,萬流歸一,被他身體吸收。
他整個人,就像一個包容萬道的熔爐。
氣息平和,深邃,浩瀚如海。
沒有驚天動地的動靜,沒有狂暴的氣勢。
只有一種“道在身中,身為道顯”的宏大與自然。
他在梳理萬法,歸源己身。每一次劃動,他對天地萬道的理解和掌控,就深一分,融一分。
萬道山,萬法歸源。
道非空,走的是一條容納萬道、身即乾坤的堂皇大道。
……
輪回天殿,葬魂谷底。
這里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