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韶?fù)P的腦海中似乎涌入無數(shù)靈機(jī),拳腳棍棒無所不包。
等他醒轉(zhuǎn)過來,神色興奮,心中暗道:“好家伙,好家伙!沒想到竟然開出隱藏寶箱了!”
原著中,性覺等人對(duì)敵只用一神拳,雕龍爪,大梵幡這三板斧。
任韶?fù)P對(duì)此還頗為不解:“剩下三絕呢?他們?yōu)槭裁床挥茫俊?/p>
如今獲得完整的鎮(zhèn)魔六絕后,他才知道了原委。
原來前三絕乃是生大士,大苦尊者,魚和尚三人所創(chuàng),旨在以這三種功法,甄選種子,尋得大金剛神力的傳人,故而簡(jiǎn)單直接,人人皆可修行。
是為普渡之法。
至于后三絕,則大為不同。
“須彌狂禪”乃是沖大師據(jù)東島釋印神的“大象無形拳”所創(chuàng),號(hào)稱“三分拳意,七分禪法”,恣意縱橫,勝如須彌。
“千鈞一發(fā)禪”則是沖大師之師淵頭陀所創(chuàng)。他另辟蹊徑,以一絲白發(fā)吊起全身,旨在盡向小處著眼,練到小無可小方見工夫。
而“棒打十方世界”,卻是祖師九如所創(chuàng),講究不拘成法,力求青出于藍(lán),自創(chuàng)新境。一棒打出,便如天河墮地,威不可當(dāng)。
可以說,這后三絕,練到極致,無不是“萬流景仰”級(jí)的蓋世神通。
只可惜,若想用之,必先與之。
如果想要施展,非得大金剛神力修煉到三十二相盡數(shù)化去,僅存神意的“一神合相”境界不可。
所以,三祖寺眾僧就算日夜苦修,也只能用前三絕,無論如何也施展不得后三絕。
故此,他們對(duì)于大金剛神力的渴望,便在日積月累下,愈發(fā)狂熱。
終至成了業(yè)障。
任韶?fù)P心中驚喜,無意間舒活四肢,揮拳踢腿,更覺力氣順暢,快美無比。
“果然是配套的武學(xué),我不過按照前三絕的招式小試牛刀,全身筋骨就欲松則松,欲緊則緊,竟能如此隨人心意!”
心中開心之余,又依法而行,身子扭曲,右足反踢后腦,右手抓拿左腳足躁。
“人相”!
慢慢站起,兩臂交叉,左手反按右腋,右手握住右膝。
“我相”!
不一時(shí),三十二相依次變完,任韶?fù)P喜不自勝,只因每變出一相,心中一覺不常,身體便自覺糾正。
似乎心湖就是丈夫,身子便是妻子。
彼此默契,只需要拍拍屁股,便自覺地撅起
配合無間,無有眼高手低之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