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乃兒不花喉結(jié)滾動,強壓下內(nèi)心的恐慌,偷偷瞄了一眼熊熊燃燒的炭盆,隨即猛地站起身來。
“!”
他一邊往外沖,一邊用盡全力朝外喊道:“所有人集合,準(zhǔn)備迎戰(zhàn)!”
外面早已亂成一鍋粥。
眾人各自為政,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四處亂竄,使得混亂進一步加劇。
幾名將領(lǐng)試圖大聲吆喝,以維持秩序,卻根本無力控制局面。
瞧瞧那些從帳篷里跑出來的男女吧,衣冠不整,顯然正在行那荒唐之事。
畢竟下雪天確實適合某些活動,摩擦生熱嘛。
再說回迤都,這里地勢獨特,四周高、中間低,這樣的地形能很好地抵御草原冬季的寒風(fēng),然而一旦被圍困,要突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乃兒不花一出帳篷,便看見四面八方盡是明軍,密密麻麻的包圍圈讓他頓時感到萬念俱灰。
如果早知道會這樣,說什么他也會帶著隊伍撤出迤都。
但此刻說什么都太遲了。
與明軍正面交鋒尚且勝負(fù)難料,更別說現(xiàn)在這種狀況了,哪里還有翻盤的機會?
朱棣策馬來到陣前,看著北元陣營的雜亂景象,內(nèi)心興奮不已。
他知道,只要他一聲令下,就能贏得這場戰(zhàn)斗,而且是一場大勝。
這結(jié)果他期待已久,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場景。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克制住了自己的沖動。
在此情此景之下,他完全可以不用動刀劍就讓對方屈服。
朱棣喚來了觀童。
觀童是誰?一個資深的勸降專家。
洪武二十年,馮勝率軍攻打納哈出時,就是他成功勸降了納哈出,他在勸降界的地位無人能及。
北元的將士一見到他就心生恐懼,唯恐別人以為他們私下已經(jīng)與大明有所勾結(jié)。
而觀童偏偏與乃兒不花關(guān)系匪淺。
觀童向朱棣微微點頭,表明自己對任務(wù)胸有成竹,同時也傳遞出自信的信號,隨后便帶領(lǐng)幾名士兵前往敵營。
朱棣見狀,讓焦躁的心情平靜下來,命令士兵們埋鍋做飯。
趁這個間隙,正好可以填飽肚子。
說得通便好,談不通也無妨,反正吃飽了總能提得起刀。
李武遠遠望著朱棣,這次出征對朱棣而言至關(guān)重要,是他崛起的。
從朱棣的行事風(fēng)格來看,李武不禁對他另眼相看。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巨大壓力面前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