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哪里輪得到你家,誰家沒個丫頭?!?/p>
張玉清笑著定下主意:“別爭了,這次我們就去梁管事家。”
說完,示意梁大興帶路,往他家走去。
李武看著眾人簇擁著張玉清離開,不禁莞爾一笑。
他對張玉清的安全毫不擔憂,這里是王府的莊子,不會藏匿惡意的佃戶。
而且,咱們國人的習慣就是這樣,只要地主仁慈,百姓生活無虞,便會對主人心生感激。
即使到了現代,只要老板薪水開得足夠高,再多的工作量也無所謂。
李武這才又將目光投向老三,老三早已急得團團轉,李武沒好氣地罵道:“沒出息的東西,快走吧,看你急成這樣?!?/p>
自從李武在這一帶靠賣藥材獲利后,不少并不富裕的家庭開始進山采藥謀生,既有普通農戶,也有軍籍家庭。
不同的藥材市場需求不同,價值也各異,大家各索出了門道,漸漸地,在房山形成了規模不小的產業。
甚至,還有個地方被人戲稱為“藥王谷”
。
如此一來。
北平城的小診所和一些做藥材買賣的商販,也開始逐漸留意到房山這片區域。
一旦需要某種藥材,總會先來這里看看。
特別是藥王谷那邊,漸漸吸引了不少人,愈發熱鬧起來。
不出幾年,恐怕會變成一個小藥材市場。
這倒也挺符合國人愛跟風的習慣。
石家兄妹中,哥哥石冷是最早進山采藥的。
他和妹妹相依為命,能賺錢的法子不多,既然挖藥能掙錢,他便全力以赴。
但劉家嶺附近的山不高,常見的藥材種類有限,被周邊人瘋狂挖掘一段時間后,已所剩無幾。
而且李武家情況越來越好后,對收購藥材的興趣也日漸減少。
因此,石冷近來不得不跑得很遠去采藥、賣藥。
于是他去了藥王谷。
去了并沒什么大礙,但他偏偏肯拼命,手腳又麻利,起初幾天沒事,但時間一長,就顯得格外突出。
結果前幾天與其他人的矛盾爆發了。
而藥王谷周邊恰好有不少永清左衛的軍屯田莊,軍戶們一向抱團,得罪一人,今日便引來一群。
李武在路上聽完老三的講述,心里便踏實了。
雖然他不認識永清左衛的人,但既是軍戶,想必會顧及幾分顏面。
幫忙解決石冷的事,應該問題不大。
兩人策馬疾行,快馬加鞭趕至劉家嶺,剛到石家門口,馬還沒站穩,老三便迫不及待地下馬,匆匆朝院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