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無奈地再次搖頭,轉而無視這位莽撞少年,將目光投向朱高熾與朱高燧兄弟倆。
朱高熾年僅十三,卻已有幾分圓潤之態,身形略顯臃腫,雖無英氣,但頭部微動間便顯現出雙下巴,顯得頗為憨態可掬。
至于朱高燧……乍一看,真像從哪戶人家廚房出來似的,膚色黝黑,若非五官與幾位兄長相似,怕是會引起旁人疑慮。
寒暄過后,朱高燧默然退至一旁,言語不多;朱高熾則主動與李武攀談:“小兒頑劣,李百戶切勿見怪。”
年紀尚幼,卻已頗具書卷氣息。
李武笑道:“二公子豪邁爽朗,怎會有怪之意。”
朱高熾聞言亦微笑,隨即告知李武一個驚人之事:“阿魯帖木兒之事,小兒確不宜參與,即便父王亦不便插手。”
李武略感困惑,凝視朱高熾。
朱高熾目光明亮,眼含誠意,仿佛與故交敘舊般輕松隨意地說起此事:“阿魯帖木兒到任后,父王曾送賀禮,然其并無回應,反倒寄信至涼國公府。”
朱高熾目光深邃,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容,向李武淡淡開口。
末了,他輕聲補充了一句:
“數日前,父王與道衍大師交談時,我恰巧在場。”
……
李武自詡不算愚鈍,豐富的經歷讓他能迅速領會他人話語背后的含義。
朱高熾的話剛落,他腦中已浮現諸多聯想。
他首先意識到阿魯帖木兒的背后或許站著藍玉的影子。
藍玉與朱棣因朱標結怨一事雖非秘密,但也不盡人知。
藍玉一直警惕朱棣,認為其有覬覦皇位之意。
如今朱棣于漠北大展威名,藍玉派個釘子過來實屬正常。
這樣便解釋了為何阿魯帖木兒身為降將,竟敢在朱棣的親衛隊中肆意妄為,而朱棣遲遲未將其除掉。
朱棣既不敢也不能動手,因為誰也不知道朱元璋是否默許藍玉這么做,更不清楚這位老人內心的真實意圖。
年邁的朱元璋愈發難以捉摸,權謀手段愈加爐火純青,在殺伐間將朝廷掌控得滴水不漏,宛如一頭沉睡的雄獅,即便打鼾,亦能讓旁人戰栗。
李武深吸一口氣,目光轉向朱高熾。
這般消息雖不算絕密,卻也并非尋常閑聊,朱棣居然毫無保留地告知朱高熾,這究竟意味著什么?
小小年紀就讓皇子參與這類事務,這是培養還是試探?
朱高熾全然不知自己言語給李武帶來的種種思索,看似無意地用小胖手撓撓頭,帶著孩子氣的天真說道:“此事李百戶切勿廣傳,這是我從父王處聽來的。”
稍作停頓,他瞥了一眼朱高煦,繼續道:“常聽二弟說起你,知你們交情匪淺,初次見面卻覺親近,故而告知于你。
若是泄露出去,我必遭父王責怪。”
一邊說著,他憨態可掬地笑著,雙下巴隨之顫動,顯得格外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