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商談進展迅速,毫無波折。
確定彩禮細則后,雙方即刻商議定了下聘的具體日期。
李武與張玉清皆不欲操之過急。
畢竟家中一時難以脫離二賢,需要適應期,故而將婚期定在三個月后。
晚間,李武與張玉清商討嫁妝事宜時說道:“不如把咱們的老宅加進嫁妝之中吧。
二賢從小未曾居住過鄉村,城里的生活環境與鄉間差異甚大,讓她繼續留居城市更為適宜。
張武家人丁稀少,完全能夠容納;況且以他現今的月俸,即使出租軍田也能養活全家。”
張玉清聽罷不禁驚呼:“這怎可行?那是你和老三的啊。”
“老三那部分日后我會給他,你無需掛心。”
張玉清依舊有所遲疑:“即便你給了老三,其他幾個孩子怎么辦?老二已出嫁且獲得宅邸,老四、老五、老六又該如何安排?”
李武長嘆一聲道:“日后定會愈發繁雜,就眼下這點,我還擔憂將來二賢會怪我這個當兄長的給予太少呢。”
“你就只顧著他們!你怎不多想想自己?”
張玉清為李武鳴不平。
然而,無論張玉清如何不舍,最終還是被李武說服,勉強應允。
隨后,李武擇了個良機,將此事告知張武。
老宅需修葺,李武囑咐張武家借此機會整修一番,婚禮定于老宅舉行,屆時房契一并作為嫁妝交付。
張武并無異議。
他本就打算借貸購置城中宅邸,如今有現成的贈品,自然歡喜,只是略顯不好意思。
李武拍拍他的肩,未再多言,僅叮囑一句:“往后對二賢多些體貼。”
……
時光荏苒,恰似流水奔騰,瞬息之間便踏入九月。
這段日子,倒是發生了一些值得提及的故事。
石冷身子健朗,李武雖握著他的賣身契,卻助其轉為商籍,并精心挑選了一批人手,組建起一支看似正規實則虛幻的商隊。
金叔和石冷領頭,帶著李武利用各種關系網及對遼東的了解得來的信息,朝著遼東進發。
這支隊伍人數將近四十,出了大明國境,究竟是經商還是當強盜,就看天命了。
只要他們能平安歸來,獲利應是可觀。
出發前,李武已明確告知眾人此行的風險,然而這些人早已習慣刀口舔血的日子,沒人愿意退縮。
石暖自然而然地搬入李武家,她似乎已明白自己的處境,接受了寄人籬下的事實,只是仍與老三偶爾斗嘴。
其次,八音盒意外地迅速流行開來。
自四妹五妹將八音盒帶到王府兩次后,許多人通過各種途徑找上李武,希望買到一件。
連朱棣都派人來詢問李武,暗示可以多送幾件進王府,這是因為徐妙云多次在他耳邊提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