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合冷冷盯著阿魯帖木兒,眼中滿是怨恨。
他接受失敗投降大明并無怨言,卻無法容忍忘恩負義之舉。
“阿魯帖木兒,你好得很!”
莫比合每字每句都似從牙縫里擠出來般。
此時阿魯帖木兒早已怒不可遏,本就心存不滿,又被下屬直呼其名,哪里還能按捺得住,立刻吩咐身邊侍衛(wèi):“拉下去重責。”
莫比合毫無畏懼,站在原地不動分毫,周圍支持他的那些人聞言更是滿腔憤慨。
李武目睹這一切,不禁輕笑幾聲。
他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發(fā)展得如此順利,只能說這些熱血男兒終究難逃情緒左右。
……
看完這出好戲后,李武與朱高熾等人返回途中。
朱棣給朱高煦、朱高熾安排了不少教育課程,如今正趕上訓練時間,要趕回去中衛(wèi)營區(qū),明日還需與士兵一同練習騎射,正好順路。
路上,朱高煦和朱高燧興致勃勃地討論方才之事。
朱高熾則與李武落后幾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敬意說道:“看來你對這類事頗為精通,而且父王與高煦都說你英勇非凡,你是否也熱衷于戰(zhàn)事?”
李武愣了一下,不明白朱高熾為何有此一問。
稍作思考后,他搖搖頭道:“實話實說,我不喜歡。”
說完,李武見朱高熾一臉困惑,聳了聳肩道:“如果身份允許,我寧愿享受平靜閑適的生活,種花養(yǎng)鳥豈不比上陣廝殺更有趣且安全得多?”
朱高熾忍俊不禁地笑了:“雖說是這么回事,但總覺得少點雄心壯志。”
李武淡然一笑,反而來了興致:“殿下似乎也不熱衷于戰(zhàn)事,不知殿下有何抱負?”
朱高熾沉思片刻說道:“父王帶我游歷諸多地方,見過陣亡將士的遺屬,也目睹了許多饑寒交迫的百姓,我想若這世上不再有戰(zhàn)爭,人人都能平安度日,豐衣足食,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你覺得如今這世道不好?”
朱高熾搖頭道:“其實祖父已做得很好,父王和師父們提及過去更為艱難,但我總覺得還有提升的空間,嗯……或許可以更好,只是實現(xiàn)起來似乎不易。”
李武聽完這話,久久未語。
他實在不知該說什么,有些人天生肩負使命,他們的追求高尚而遠大,活著就是為了改善這個世界。
相比之下,李武常思索的是自家瑣事,顯得格局偏狹。
行進間,李武心中的話終于脫口而出:“其實是有法子的。”
確實可行,而且能夠達成,因李武見識過更美好的世界。
起初朱高熾沒明白,隨后醒悟過來正欲詢問,遠處傳來腳步聲。
幾人的參見聲打斷了朱高熾。
此刻,李武與朱高熾已至右衛(wèi)營門前,李武眼尖,認出那幾人是右衛(wèi)營指揮僉事薛斌及三名蒙古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