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最初聽說阿魯帖木兒到來時的情景,朱棣滿心懊惱,就如同吞了蒼蠅一般。
自己覬覦已久的獵物即將入手,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所幸結局圓滿,那塊肥肉終究還是掉進了他的鍋里。
朱棣再次仔細閱讀了手上的文書,目光最終停留在“李武”
二字上。
這小子總是出人意表,總能做出令人驚喜之舉。
朱棣不得不承認,此人的才智確實超群,在眾人困于紛亂之時,他總能迅速理清思路,果斷行事。
看看,才幾天工夫,便與薛斌聯手掌控了局面。
要不要再賞他些什么?正思索間,腦海中忽然閃過朱玉英的身影,朱棣的好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賞?
賞個鬼!
……
世間的美好有時也會摻雜瑕疵,如今在朱棣心中,李武就像一顆熟透的蘋果,偏偏生了蟲子。
這不是蘋果的錯,卻難免讓人遷怒于它。
朱棣長嘆一聲,將信遞給身旁的近侍,囑咐道:“把這個送去給道衍大師。”
道衍大師對朱棣治理北平軍務至關重要,因此朱棣身邊可用之人有何特長,通常都會坦誠告知道衍大師。
這樣便于兩人商議要事時,道衍大師能提供精準有效的建議。
朱棣正準備專注于公文,忽聞門外有消息傳來,說是遼東有人來訪。
他頓時來了精神,急促地吩咐將人帶進來。
近幾年遼東事務繁雜,各種事件層出不窮,比小說還要跌宕起伏,這使得他對遼東的關注倍增。
隨著訪客的敘述,朱棣憤怒地拍案而起。
有些人就像不守規矩的狗,挨打時搖尾乞憐,稍后便又故態復萌。
去年朱棣親自巡視大寧、全寧等地,四月設立了全寧衛,并委任投降明朝的捏怯來擔任指揮使。
但同為降明的孛兒只斤·失烈門受也速迭兒的影響,八月時殺害了捏怯來,導致全寧衛名存實亡。
更糟糕的是,此事甚至牽連到了前北元的遼王阿扎失里。
如今阿扎失里已擔任大明的泰寧衛指揮使。
泰寧衛正是后來著名的朵顏三衛之一,又稱兀良哈三衛。
若阿扎失里背叛明朝回歸蒙古,后果不堪設想,恐怕不久之后又要派兵遼東。
一旦遼東動蕩,北平也將不得安寧。
朱棣正在苦惱間,忽然自嘲一笑,看來無需等待遼東是否安定,北平這邊就得有所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