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火銃靠燃燒物推進彈丸,既然已知調配比例,為何不試著將彈丸與燃燒物一同封裝在一個小鐵殼內?鐵殼底留有擊發底火,拉動扳機就能觸發底火,擊發彈丸,且彈丸可制成尖頭,穿透力更強,如此豈不更便捷?”
柳升聽罷,驚異萬分。
若裝填不再是難題,且能快速發射,這等火器一旦成型,必將如神兵天降。
此火器若用于戰場,無疑會左右戰局成敗。
但沐忠卻緩緩搖頭。
“不可行的,無論何種鐵殼都無法承受那股力量,必然炸膛。”
李武瞪了他一眼,“從前沒有這等時,人們不曾嘗試改良嗎?若能讓這更加穩定,不就達成了目的?只要用心研究,必有所得。”
此事關乎化學,李武雖不知后世的具體配比,但他明白這些知識皆源于現今的演進,他僅知曉無煙的概念。
李武深知以大明當前的能力制作這般難度頗高,這需要整體工業實力的提升,但他此刻提出這一設想,只要有人深入研究,即便早于歐洲數百年發明出來,也不為過。
畢竟工業體系的發展是從一點突破帶動全局的。
其實很多事說到底就是一個念頭的問題,靈光一閃,想到了便想到,想不到的話,縱使竭盡全力也是徒勞。
或許還會因此誤入歧途。
沐忠仔細思量,發覺李武提出的兩點確是改進的良策,至于研究這點暫且不論,火石這一點在當下就可以著手實踐。
想到此處,沐忠情緒激動,坐不住了,轉身就要出門。
“你要去哪兒?”
李武急忙攔住他。
沐忠急切地說:“我去見燕王殿下,讓他給我準備材料,我要親自試試改良。”
“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李武面色陰沉。
沐忠輕哼一聲,“小小年紀就這么想當人師傅?你放心,我沐忠活到這歲數,還不至于食言。
就憑你剛才的幾句話,叫我一聲師傅又何妨。”
話音剛落,他還不忘驕傲地輕哼一聲。
嘿。
這是誰定的賭約啊?
這老頭真是夠了。
然而,這老頭陰陽怪氣地喊了句師父,轉頭就要往外走,李武自然沒忘記自己的來意,急忙又拉住沐忠。
李武也不再和沐忠客套,直接沉著臉說道:“既然稱了師父,給師父做一個東西作為拜師禮,應該不算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