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旋回營,等待封賞
三月三十日,乃兒不花在燕王朱棣的軟硬兼施之下投降,其部屬數萬人及數十萬頭牲畜悉數被擒。
燕王班師回朝。
一路上,因打了勝仗,大多數明軍將士情緒高漲,僅少數有親友陣亡的士兵在私下略顯悲傷。
李武所在的總旗中,也有五人戰死,李武表示深切哀悼后,抬頭望著湛藍的草原天空深深嘆息。
他必須學會接受死亡,不僅要淡然看待敵人的死亡,也要習慣身邊戰友的離去,更要敢于正視自身的命運。
向死而生,方是軍人應有的心境。
“李百戶感慨麾下將士魂歸故里,是否也曾思索過自己刀下亡魂?”
不知何時,乃兒不花已站在李武身旁。
李武斜眼瞥了一下,隨即收回目光。
此人一路上十分活躍,四處結交人脈,不時公開表達對燕王的欽佩,起初李武還覺得此人適應能力強,但聽譚淵說他之前曾投降過明軍,李武忍不住調侃,這原來是個跳槽高手。
乃兒不花見李武沉默,輕嘆一聲說道:“咬住也曾年少意氣風發,誰能料到某一天竟會命喪同齡少年之手。”
此言令李武側目,李武笑著回應:“大勢在我大明,即便他才華橫溢,逆流而行又能如何逃脫?就算沒有我,大明百萬大軍也能取他性命。
閣下想必也明白這一點,才選擇順勢而為。”
乃兒不花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原以為這個殺了咬住的年輕人只是魯莽之徒,沒承想竟有這般見解,遂仔細打量李武幾眼。
“李百戶,見解獨到。”
說完,乃兒不花搖了搖頭,緩步離開。
李武盯著乃兒不花的背影,眉頭緊鎖,完全不明白對方此舉究竟有何深意,難道真只是為了死去的咬住而來看看自己?
依舊試圖結交于他,真的能攀附得上嗎?
關鍵是他本身也沒有什么值得攀附的地方啊。
莫非另有所圖?
接下來幾天,李武特意留意了乃兒不花一番,然而乃兒不花毫無異常之處。
若僅憑行為舉止判斷,稱他忠誠于大明也完全說得過去。
如此一來,李武只好將此事暫且擱置。
緊接著,隨著時日推移,大軍逐漸接近營地,李武的心思更多地轉向了即將到來的獎勵上。
他曾深入草原,查出乃兒不花的駐地,并且擊殺了咬住,這兩項功績疊加,升任百戶應當不成問題。
不過,李武也在默默期待,不知封賞是否會有意外之喜。
……
大軍返回后,直接駐扎在古北口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