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未能升官的人,也能分得少許賞銀。
李武得知消息后,怔了一下,說不失望是假的。
他曾私下期盼過可能連升兩級,如今愿望落空,難免有些失落。
但轉念一想,至少百戶的位置還在預料之中,并未出什么差錯。
相比之下,張武升為試百戶,薛祿升為總旗,而自己雖從試百戶升至百戶,但這回的賞賜與他人相比并無太大優勢,只是賞銀稍多而已。
仔細算下來,自己的功勞明顯高出不少。
站在一旁的張武和薛祿見狀,為了顧及李武的情緒,強忍住內心的喜悅。
李武察覺后,反而笑著對他們說道:“怎么了,你們這點事就值得高興?”
“要是跟你的功勞相比,這確實有點不公平……”
薛祿說道。
“胡說,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
連升兩級哪能那么容易,再說這次賞銀不比我多嗎,一百多兩呢,可是一筆巨款啊。”
李武此刻也想通了,未來的機會還很多,不必急于一時。
況且功勞也不是一次性清零,總會記錄在案,將來再次立功時,晉升會更順暢。
而且,百戶可是正兒八經的世襲正六品武官,還授予散階昭信校尉,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日后即使自己去世,沒有后代,老三還能繼承他的職位。
總的來說,生活一定會比以前好得多。
張武見李武臉上流露出一種輕松的模樣,才展顏而笑。
笑聲停歇后,忽想起一事,便問李武:“既如此,你還要請客否?”
李武頓時僵在那里。
他盯著張武那直愣愣的模樣,沒好氣地道:“你以為現在提這事,正是時候?”
張武一臉茫然。
請人吃飯還需講究時機?
……
古北口大營內,兵士們在營中穿梭往來,彼此談論著所得,恰似農夫秋收時聊起收成,豐收者還會得意地夸耀自家小麥的抗倒伏本領。
而們在意的不是金銀,而是官職。
譚淵升任副千戶,王真心頭復雜,既為好友高興,又對自己生出些許惆悵。
年華漸去,令人感慨。
譚淵察覺到他的神情,走近拍了拍他的肩。
王真皺眉,本欲隨口調侃幾句,卻忽地忘卻嘲諷之詞,只聽譚淵嘆息一聲:“李武那孩子也老大不小了,當年我和他爹交情匪淺,如今幫他操持終身之事,算不算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