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張武率領著十余名錦衣衛精銳高手,悄然混入校場。他們身著刻意做舊的輕甲,混跡在士卒之中,看似普通的裝束下,卻難掩那股子凌厲的氣勢。這些錦衣衛個個皮膚白皙,與常年風吹日曬的邊軍形成鮮明對比;眼神靈動銳利,不時裝作不經意地瞥向檢閱臺。為首的張武更是目光如電,他藏身于校場西南角的陰影之中,暗中觀察著陳通的一舉一動,在心中不斷盤算著最佳的抓捕時機。
隨著操練漸入佳境,校場上的氣氛愈發熱烈。士卒們的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長槍方陣如同鋼鐵洪流般推進,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陳通緊繃的神經也逐漸放松下來,他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端起一旁案幾上的青瓷茶盞,小口抿著茶水,目光隨意地掃過校場四周。
然而,老辣的陳通還是很快發現了異常。
“周副將,”他突然放下茶盞,眼神一凜,朝著不遠處喊道,“那邊幾個人是怎么回事?”他所指的,正是張武等人。
只見那幾個“士卒”站姿挺拔如標槍,與周圍略顯松散的邊軍士卒截然不同,而且舉止間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精干。
周副將順著陳通的目光望去,也察覺到了異樣,立刻快步朝著張武等人走去,大聲喝道:“你們幾個,到底是哪個營的?你們的百戶又是誰?”
話音剛落,張武身旁的一名錦衣衛猛然扯開身上的皮甲,露出內里華麗的飛魚服,同時高舉手中令牌,口中高呼:“奉旨拿人,余者不究!”
變故來得太過突然,周副將還未及拔刀,便被這名錦衣衛一腳踢翻在地。
幾乎同一時刻,另外兩名錦衣衛如鬼魅般沖向檢閱臺,朝著陳通撲去。陳通驚得臉色大變,手中的茶杯狠狠朝對方砸去,轉身就要跳下檢閱臺逃命??伤睦锸怯柧氂兴氐腻\衣衛的對手,張武的另外兩個手下一左一右忽然冒出,如鐵鉗般死死扣住他的肩膀,其中一人手刀狠狠劈在他的后頸。陳通悶哼一聲,只覺眼前一黑,渾身力氣瞬間消散,癱軟著倒下去。
“總兵大人被歹人抓了!”陳通的幾個親兵見狀,頓時大聲呼喊起來,紛紛拔出長刀,朝著錦衣衛沖了過去。
“快救人!總兵被抓了!”他們聲嘶力竭地吶喊著,眼中滿是焦急與憤怒。
“奉旨拿人!誰敢造次?”張武手持繡春刀,一步躍上檢閱臺,聲音如洪鐘般響徹校場。他的聲音威嚴而冰冷,帶著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氣勢。
陳通的親兵們哪里肯聽,依舊拼死反抗。然而,錦衣衛們皆是身手不凡的高手,繡春刀寒光閃爍,刀光過處,血花飛濺。轉瞬間,便有幾名親兵倒在血泊之中,其余的也被團團圍住,難以脫身。
就在此時,校場外突然響起一陣如雷的馬蹄聲。數千京營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疾馳而來,黑色的甲胄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長槍如林,軍旗獵獵。他們迅速將校場團團包圍,馬蹄踏碎校場的黃土,揚起漫天塵埃。
陳通的其他親兵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校場上的士卒們則是一臉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陳通欠你們的餉銀,朝廷現在馬上補齊?!睆埼涞膸讉€手下齊聲高呼。這句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入一顆巨石,原本騷動的士卒們頓時安靜下來。對于這些在刀尖上舔血的邊軍悍卒來說,能否拿到足夠的餉銀,遠比總兵是誰要重要得多。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低聲議論著,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一場風波,就此平息。
洪熙七年深秋,宣府總兵張悅、薊州總兵陳通相繼鋃鐺入獄的消息,如驚雷炸響九邊。寒風卷著枯葉掠過長城垛口,將這則震撼人心的訊息,送進每一座邊關重鎮的烽火臺。消息所到之處,守將們或惶惶不可終日,或凜然自省,一場無聲的風暴,正在北疆大地悄然蔓延。
大同城內,冷月高懸。鄭亨聽聞消息時,正在研讀兵書。這位鎮守大同多年的老將,手握著密報的指節微微發白。他深知,朝廷此番雷霆手段,既是震懾貪腐,也是對所有邊關將領的一次嚴峻考驗?!眮砣耍 彼偷仄鹕?,”即刻開倉查糧!”
頃刻間,總兵府燈火通明。鄭亨親自率領數百親兵,手持火把,奔赴十多個糧倉。火把的光芒將夜空照得如同白晝,凜冽的寒風中,傳來此起彼伏的喝問聲與翻動糧袋的沙沙聲。當發現七名倉管私吞軍糧時,鄭亨的眼神瞬間變得冰冷如霜。”拖出去!杖殺!”他的聲音不帶一絲感情,在空曠的糧倉中回蕩。慘叫聲劃破夜空,驚起一群寒鴉,撲棱棱地飛向遠方。
處置完糧倉蛀蟲,鄭亨并未停歇。他馬不停蹄地趕到三處銀庫,借著燭光,逐筆核對賬目。當確認士卒餉銀分文不少,銀庫賬目清晰無誤時,這位鐵骨錚錚的老將,終于長舒了一口氣。月光下,他望著整齊列隊的士卒,眼神中滿是欣慰——多年來的嚴格治軍,終究沒有白費。
而在寧夏,李賢得知消息的次日清晨,便命人擂響聚將鼓。校場上,各級將領神色凝重,不知總兵此舉是何用意。只見李賢大步走上點將臺,身后跟著幾名親兵,抬著沉甸甸的木箱。
”諸位!”他的聲音響徹全場,”宣府、薊州之事,想必大家都已聽說。朝廷整頓邊關,是為了讓我大明的將士們,能安心戍邊!”
說著,他親手打開木箱,金燦燦的白銀頓時映入眾人眼簾?!边@是李某的一半私產,今日盡數充作軍餉!”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李賢環視著驚愕的將士們,目光堅定:“我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唯有清廉自律,方能對得起這身戎裝,對得起邊疆百姓!”
士卒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此時的北疆之外,蒙古瓦剌與韃靼部落也密切關注著大明的動向。兩大部落首領先后派出心腹,偽裝成朝貢使者,潛入邊關刺探虛實。韃靼使者抵達宣府時,本以為總兵被捕會引發軍心大亂,卻見城頭旌旗招展,士卒們訓練有素,巡邏警戒絲毫不亂。他暗自搖頭,放棄了趁亂南下的念頭。
瓦剌使者同樣無功而返。他們看到明軍操練如常,營壘堅固,火器營的轟鳴聲響徹云霄?;厝ズ?,使者如實稟報所見所聞。瓦剌大汗聽聞,望著南方的天空,長嘆一聲:“漢人皇帝真整兵也!”語氣中,既有忌憚,又帶著幾分欽佩。
當京畿門戶的貪腐毒瘤被徹底鏟除,朱高熾站在紫禁城的城樓上,望著北方的天際。他知道,這只是整頓邊關的第一步。在他的心中,早已謀劃好了下一步棋——將整肅軍紀的火種,播撒到九邊的每一個角落,讓大明的邊關,真正成為固若金湯的鋼鐵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