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他緩緩放下手中玉盞,眼神卻變得銳利,“你是說,讓那個魏人……再次插手軍中事務?”
宋玉立刻低頭:“陛下明察,臣并非偏袒,只是考慮到其辦事利落,調度有方,又掌東廠,對兵道、后勤都有所助益。況且……”他頓了頓,“前日張尚書也有此意,愿將邊軍后勤交由蕭提督調度。”
“張令憲?”齊帝目光微閃,沉吟一瞬,冷笑一聲,“他倒是會做人。”
宋玉不敢多言。
齊帝起身,負手踱步至御案后,俯視大殿,“這蕭珣……近來風頭太盛,朝中議論紛紛,說他獨攬東廠與內衛(wèi),又頻頻得朕召見,是不是該打壓一下。”
宋玉趕緊道:“陛下,正因如此,臣才建議將其派去軍中。若功成,自可加賞;若有失,亦可借題發(fā)落,實乃進退兩便之策。”
齊帝目光幽深地望了他一眼,未言語,只輕輕將那封折子置于一旁。
“讓兵部再擬一道軍令,若邊事緊急,即由蕭珣協(xié)辦調運,不得遲延。”
宋玉低首謝恩,心中卻已明白——這一紙令下,蕭珣雖未立刻被逐出京城,卻也再次踏入了他們布下的深淵之中。
蕭珣知道后冷笑,“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張令憲真是瘋了,竟然敢把自己的背后交給我,即使能殺了我,可要是軍糧出了問題,恐怕不止軍隊嘩變這么簡單吧。”
齊國京東,運河水面波光粼粼,夏國邊境。
數(shù)日后,一封加密書信由信鴿送達了夏國邊境港口。落款處只有一枚血紅印痕:一字“箴”。
王耀威已喬裝過境,在夏國沿海小鎮(zhèn)落腳,此地名為赤淵港,夾于兩座海山之間,潮汐洶涌,不適貨船泊靠,但卻是走私與密使最常利用的隱港。
暮色蒼茫,他帶著一只長箱,登上一座廢棄高臺。
不久,便有一人緩步而來,身著淡灰布袍,五官普通,目光卻銳利如鷹。
“夏國暗閣第七座‘觀云臺’密使,林賾。”那人報出名號,“王大人,你好大的手筆啊。”
王耀威將信遞出:“這是張令憲親擬作戰(zhàn)計劃副本,含北線部署、軍糧調動與前鋒指令,只求以此換回一艘商船。”
林賾接過,掃了一眼,眉頭不動,“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不重要。”王耀威冷冷道,“你們夏國軍方若不信,可以慢慢試探——但齊軍若依此敗陣,你們便知此信為真,時間不多了,你們自己想清楚。”
林賾沉默片刻,開口:“王承恩的船,我們查過,并無軍械,只是一些……金屬、藥品與奇異工坊器械。”
王耀威淡然:“正因為沒問題,所以才該放人。你們若真想合作,可以不交人,只交貨。人我們自己會接回。”
林賾點頭:“可以。”
雙方達成協(xié)議,林賾當場下令釋放船只,并附帶一句:“告訴蕭珣,我們夏國不信任何人,但會觀察他下一步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