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重審此案,今日起,凡貪墨之物,價值達到六十兩者,全部處死,剝皮實草。】
這本該是馬皇后死后才會出現的政令,現在卻提前了。
【李世民:貪污腐敗之事,自古有之,不過這些貪墨的官員,似乎有些多了。】
【多爾袞:明朝官員俸祿太低了,朱元璋太過苛待各地官員,清廉一點的官員,甚至想稍微過的好一點,都十分困難,這也是大明注定滅亡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咱給他們官做,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不感激咱,還敢貪墨百姓的糧食?這做的什么官?這還是咱的不是了?】
【多爾袞:若無榮華富貴,誰能盡心盡力辦事?多年苦讀,換來綿薄俸祿,有多少人能如此高尚?!】
【朱元璋:都是貪官的狡辯,咱又沒餓著他們,當官不做事,那當什么官?】
【趙匡胤:六十兩就處死?這是不是有些過了?小貪適當懲戒一番就足矣了吧。】
【李世民:確實有些過了……】
他們自然也討厭貪官,但能當官的人,家里誰沒點勢力。
有的甚至是勢力,如此嚴苛的律令落實下去。
恐怕很多臣子都會變得如同驚弓之鳥一般。
不過他們也影響不了朱元璋的決定。
【朱元璋:貪官就該死,當初要是沒有那些貪官,咱的大哥,父母能被活活餓死嗎?】
【嬴政:不錯!貪官污吏就該死!目前來看,雖有貪官污吏,但后世之君以雷霆手段掃除貪官,加上水利的興修,開墾了許多荒田,糧食產量顯著提升,倒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微微愣了一下,沒想到這時候最支持自己做法的。
竟然會是這位暴君!
【李世民:不知大明王朝有多少人口?人口越多,一般來說,耕種者也會更多吧。】
【朱元璋:大元戰亂后,目前登記在冊的人口近六千萬,加上戰亂時流失,難以統計的人口,應當有六千五百萬到七千萬之間。】
【嬴政:后世竟有如此多的人口!我大秦也不過兩千八百萬人口左右。】
【糧食排行榜第三王朝播放完畢,直接間接從事農業生產者占總人口百分之九十。】
【總結:耕地面積增加,屯田制推廣,雙季水稻推廣普及,大力懲治腐敗,輕徭薄賦……糧食年總產量約為11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