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絲綢,瓷器等手工業產品,與胡人交換玻璃,香料等物品。
精簡重視少府監,集中管理絲綢,瓷器,兵器的生產。
還給私營的手工業免稅,便利商人,一定程度倡導商業。
讓長安西市的商鋪暴至數萬家,其中胡商商鋪將近有三分之一……
以至于在這個時期,長安隨處可見來自大唐以外的諸多異域人種。
雖然此時大唐還沒發展至巔峰,卻已是有萬國來朝的盛世之象。
【嬴政:沒想到這大唐也頗為重視商業,而且政治影響力也非同一般,竟能讓這么多異國人來中原經商,氛圍似乎還不錯,確有明君之相。】
【劉邦:這么看來,商業確實是讓一個國家快速富有的辦法,只不過……就算是這被后來者稱為千古一帝的后世君主,還是沒能借助這一行業,讓百姓們的田產免于被人惦記和侵占,不然之前的糧食榜,說不定也有大唐的一席之地!】
【趙匡胤:那位龍國君主的想法確實太大膽了,我大宋也推行商業,但也不敢對農業進行那么大刀闊斧的改革!】
【魏征:好像有些不對,我記得現階段有些事還在準備階段,但天幕已經播放了,難道說,這播放的不止是當前,而是與當前皇帝有關的整個時代?甚至是時代前后的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措施?】
【朱元璋: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吧,再者說,你們對我們來說,也已經是歷史,這些事都是既定歷史中注定會發生的?!?/p>
朱元璋,多爾袞,趙匡胤等人卻沒覺得有什么不對。
先前連過去發生的事都能呈現。
那對他們來說,大唐也好,大秦也罷。
這都是過去之事。
當然這似乎有一個范圍,那就是局限于當代帝王時間尺度來,前后偏差不會太大。
【忽必烈:再怎么樣,有些污點是難以洗掉的,我看唐皇李世民如此勵精圖治,也有洗脫污名的嫌疑吧。】
【朱元璋:玄武門之變,弒兄囚父么?確實不妥,但從歷史角度來看,他或許是正確的,就算是大唐之后,也鮮有萬國來朝的盛世之象!】
【朱棣:確實,至少歷史證明唐皇是一位明君!】
說這話時,朱棣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李世民欣慰自己的功績得到肯定的同時。
卻也是有苦自知。
如果不是五姓七望牢牢掌控了太多賺錢的渠道!
在他繼位前期,處處受制于門閥世家。
他又何必如此鋌而走險,這么大力的推行商業。
畢竟他是提倡以德治國的!
但商業是最容易敗壞道德的!
之后畫面切換到了李世民的后宮。
所見畫面,卻讓前朝歷代皇帝很是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