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臨窗的位置,宋若年緊握著手中一封字跡娟秀的信箋,信中說有要事相商,約他于此相見,他心中疑慮重重,這字跡與謝蘊初平日的大不相同,倒有幾分刻意。
但他還是來了,帶著一絲渺茫的期盼。
酒樓里人聲鼎沸,鄰桌幾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正唾沫橫飛地議論著。
“那本《牡丹緣》你們看了嗎?寫得真是絕了,小公爺月下救美那段,看得我心都提起來了。”
“看了看了,比戲文還精彩,你說那奉國公小公爺和謝三小姐,是不是真像書上寫的那么般配?”
“嘿,我表兄那日就在望仙樓當值,他說親眼所見,小公爺抱著謝三小姐從沉船上飛起來那會兒,滿天花瓣飄著,望仙樓的曲子響著,月光那么一照,嘖嘖嘖,真真兒是神仙下凡,比書里寫的還美三分。”
“可惜啊,這故事不能排成戲,不然一定場場爆滿。”
“誰說不能?聽說梨雪苑已經排出來了。”
“真的,那我可得去看看。”
宋若年聽得眉頭越皺越緊,他再也忍不住,猛地站起身,對著那桌人沉聲道:“諸位,如此議論他人私事,編造這些無端的話本子,難道不是在污人清白,毀人名節嗎?”
那幾個年輕人被打斷,不悅地掃了他一眼。
為首一人見他衣著半舊,氣質雖清朗卻難掩落魄,嗤笑一聲,“我們議論話本子,與你何干?再說了,我們說的可是書里的故事,誰指名道姓說真人了?”
宋若年被噎得一滯,“這話本子本就是虛構杜撰,捕風捉影,難道不算謠言?”
“杜撰?”另一個書生翻了個白眼,“我們看的是書里的才子佳人,賞的是故事里的風花雪月,礙著誰了?倒是你,如此義憤填膺,該不會是仰慕那位謝三小姐吧?”他上下打量著宋若年,眼神帶著赤裸裸的輕蔑,“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哪里比得上小公爺。”
“你”宋若年氣得臉色發白,胸口劇烈起伏,“那奉國公小公爺不過是個紈绔子弟,有何可羨。”
“紈绔子弟~”一個年輕人夸張地笑起來,“那也比你這般多管閑事的強,人家好歹救人于危難,你除了在這里聒噪,還能做什么?”
幾人的刻薄讓宋若年心中難受,他只覺得又羞又氣,臉上火辣辣的,卻一個字也反駁不出來。
就在這時,一個小二走了過來,恭敬地遞給他另一封信,“公子,方才有人讓小的轉交給您的。”
宋若年疑惑地接過,拆開一看,信上只有寥寥幾字,寫著另一個地址。
他立刻動身,匆匆下樓。
宋若年按照信上地址,快步走進一條僻靜無人的小巷。
剛轉過一個彎,一股大力猛地將他拽進更深的陰影里。
他猛地抬頭,只見一個戴著帷帽的女子站在面前。
帽檐垂下的白紗遮住了面容,但宋若年還是認出來那是謝蘊初。
“你”宋若年驚疑不定。
“算你還有點腦子。”謝蘊初的聲音透過面紗傳來,帶著一絲冷意,“知道那封信的字跡是假的,還知道想辦法通知我一聲,不過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去酒樓?”
宋若年語塞,他是存了幾分探究之心,想看看究竟是何人冒充她的字跡寫信給他,“我只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