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身形佝僂,眼窩深陷,穿著打滿補丁的粗布衣裳,正疑惑地打量著他,“小兄弟,你也是來投奔安民寨的?”
安民寨?謝云程心中警鈴大作,但臉上卻迅速擠出一絲茫然和期待,用力點頭,“是,是啊。”他心中暗罵道:落草為寇還美其名曰“投奔”?夠文雅的還。
那中年男人聞言,蠟黃的臉上露出一點同病相憐的凄苦,“唉,都一樣,活命要緊啊。俺沒啥本事,就一把子力氣,小兄弟你呢?有啥能耐沒?”
謝云程眼珠一轉(zhuǎn),試探道:“我會些拳腳功夫。大叔你呢?”
“俺就種地的把式。”中年男人搖搖頭,隨即又像想起什么,帶著點樸實的安慰道,“不過也沒啥,寨主心善,聽說最近又弄來了些余糧,俺這才敢來投奔,你會功夫好啊,肯定能當(dāng)個護(hù)衛(wèi),比俺強。”
護(hù)衛(wèi)?謝云程心中一動,混進(jìn)護(hù)衛(wèi)隊,不僅能打探消息,行動也更自由,找機會溜走也方便,這倒是個意外的好機會。
“真的,那太好了。”謝云程立刻裝出欣喜的樣子,“大叔,勞煩您帶我去報道?”
“中,跟俺來。”中年男人熱情地引著謝云程,七拐八繞,來到寨子深處一片稍顯開闊的空地。
眼前的景象讓謝云程愣住了。
空地前支著幾張破桌子,排著長長的隊伍,隊伍里的人,男女老少皆有,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神情麻木中帶著一絲微弱的希冀。
幾個婦人懷里的嬰兒餓得哇哇直哭,聲音嘶啞,這哪里像是兇神惡煞的土匪窩?反倒像是難民營。
坐在桌子后面負(fù)責(zé)登記的,是個須發(fā)皆白的老者,耳朵似乎也不太好使,旁邊的人得大聲重復(fù)才能聽清。
謝云程排在隊伍里,清晰地聽到前面一個形容枯槁的婦人哭訴:“我男人在延陵磚窯,活活累死了,我娃兒也丟了,公婆去縣衙告狀,沒兩天就慘死在家里。”那婦人泣不成聲,報上名字,“我叫禾娘實在是沒活路了,才來投奔安民寨……”
她凄慘的遭遇引得后面排隊的人一片唏噓嘆息,不少人跟著抹眼淚。
很快輪到謝云程。
“姓名?為何來投寨?”負(fù)責(zé)詢問的是老者旁邊一個看起來機靈些的青年。
謝云程定了定神,朗聲道,“我叫林小四,會些拳腳功夫,一身本事無處施展,特來投奔安民寨,實現(xiàn)抱負(fù)。”他刻意說得正氣凜然。
那青年打量了他幾眼,見他雖然狼狽但眼神清亮,身板也結(jié)實,點了點頭:“嗯,看著像那么回事。”周圍幾個難民也紛紛附和,“這位小兄弟一看就是好樣的。”“有本事的人來幫我們,是大好事啊。”
登記完畢,謝云程被那個青年引著,去見寨主。
路上,經(jīng)過那長長的難民隊伍時,謝云程看到旁邊支著一口大鍋,一個男子正用長勺攪動著鍋里的東西,給排隊的人舀粥。
謝云程瞥了一眼,鍋里是渾濁的湯水,飄著些零星的野菜和少得可憐的米粒,這清湯寡水的景象,他只在阿姐組織施粥救濟(jì)城外流民時見過。
太奇怪了,劫掠官糧的土匪山寨,看上去更像是一堆難民聚集地?謝云程心中的疑團(tuán)越來越大。
青年將謝云程帶到一間稍大些的石屋前,推門進(jìn)去,只見上首坐著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