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掌,這最后一掌究竟何時才能練成?擒龍擲象,擒龍擲象,他娘的,真的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嗎?”陵滄皺起眉頭,暗罵了一聲,臉上閃過一絲不忿的神色。
他慵懶地斜躺在山石之上,舒服的翹著二郎腿,頭枕雙手,瞇著眼睛望著天上云彩。忽的又想到了師傅臨終時的囑托,無可奈何地輕嘆一聲。
他本是一個小混混,自小流ng江湖,每天風吹雨打,為一日三餐奔波勞累。他頭腦靈活狡黠,時間長了,在小小的江州城中倒也混的風生水起,手下有幾十號小弟,每日做些偷蒙拐騙的勾當,日子過得倒也逍遙。
后來卻偶然遇到這個據說是世外高人的師傅,他說陵滄根骨奇佳,是個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問他愿不愿意跟自己練武。陵滄那時候雖然心智聰慧,卻畢竟只是個小孩,被這老頭耍的幾手功夫鎮住了,羨慕不已,忙不迭的叩了幾個響頭,屁顛屁顛地跟著他走了。滿以為自此可以青云直上,日后行俠江湖,闖蕩天下,八方震驚,六合拜服,最好再有幾個美女之流投懷送抱之類。
可是陵滄很快就后悔了,這老者完全不顧陵滄的想法,每日介只知道讓他勤加練功,將一身本事盡數傳授,便是出門也得陵滄申請。陵滄郁悶無比,他生性喜歡自由自在,哪里受得了這般憋悶,不過這老兒分外嚴厲,陵滄知道以自己的水平,無論如何不是他的對手,故而也不敢違抗,只得順著他的話,每日里也只知練功。
這種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
陵滄起初對這老兒是又憤恨又畏懼,可是日子久了,卻漸漸地生出了幾分親近之意,這個他總想逃離的囚籠,竟然也慢慢有了幾分家的感覺,這是他童年之時每日流ng生涯中所無法體會到的。
三年前,這位高人自外歸來,卻是身受重傷,奄奄一息。臨終之時囑托陵滄將這龍象伏魔掌法練成,并千般囑托不要為自己報仇,隨即便溘然長逝了。
陵滄呆呆地,如同癡了一般,守在那老人尸首旁三天三夜沒有動彈,連他自己都不明白到底在想些什么。他自小流ng,也見慣了生死,可是這次卻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悲痛莫名,什么叫死別,頭一次,他對死亡產生了巨大的恐懼。
這老人死后,陵滄本可以自此出去闖蕩,以他現在的修為,怕整個江湖之中也沒有幾個人可以敵得過。他大可實現自己兒時抱負,自此風生水起,名利雙收。
可是不知怎么,他竟然選擇了繼續留在這里修行,而這顯然是違背他自小的本心的。
但這套龍象伏魔掌法掌法卻實在過于艱澀難懂,雖然他后來好不容易從少林盜得鎮寺之寶涅槃真經,為修煉這一掌法打下堅實基礎,使得自己很快修成了前面十二掌,但這最后一掌卻仍是毫無頭緒。
可是根據這秘籍記載,只有這最后一掌才是這套掌法的精髓,一旦領悟,便可將前面十二掌棄如敝履。這前面十二掌的威力別人不知,陵滄可是清清楚楚的。那是循序漸進,重重提升,一掌勝似一掌,到了第十二掌,已經可以生裂虎豹,開山斷流。單以威力而論,可謂是自己平生第一絕學。
擒龍擲象,乃是取世尊如來典故。據傳釋迦為太子之時,一日外出,有巨象橫于路中攔阻,釋迦乃手持象足,拋向九霄。巨象三日后方才落下,墜地成坑,聲聞四野,今日遺跡猶在。
陵滄為了練成此法,冒著生命危險去少林寺偷到了鎮寺之寶涅槃真經。那涅槃真經卻是燃燒生命以換取短時間的功力精進之法,其中包含了佛家以大智慧大慈悲伏魔衛道,舍生飼虎的真義。
“這第十三掌說來也不難,但我若真的如書中描繪一般,將渾身真元盡數匯集于掌心,使丹田、奇經八脈乃至四肢百骸都不留分毫,這一旦使出,威力固然大了,但恐怕會立時手臂爆裂吧?如果再配合上涅槃真經的話,恐怕便性命也是不保了。凡人的身軀怎么可能承受得了這種運行之法?”
“嗯?”忽的心神一動,已然覺察有人靠近,陵滄低聲笑了笑,反而從山石之上跳了下來,向著那合圍的圈子走去。那偷偷合圍的眾人見他如此大膽,也不由心下驚駭。
一個粗獷地聲音高聲喝道:“陵滄,你偷盜我少林至寶涅槃真經,今日若不與我等一個交代,老衲說不得便要超度你一番!”
陵滄見說話之人胡子拉碴,形容粗獷,但雙目中似有精光,凌厲如電,知道是達摩堂首座圓性大師,此人擅長大摔碑手與千手如來掌法,也是武林中一流高手。旁邊默然不語的正是當今少林方丈圓空,那更是功深造化,已成傳說中之人物,傳聞已有三十年未曾出手。
他生性率真,也不喜拐彎抹角,便笑嘻嘻地直言道:“大胡子,此書的確是我盜去的,少林要想拿回,只要打敗我便可。”
他久不與人動手,暗道今日正好拿這圓性解解手癢。說罷,雙手一推,龍象伏魔掌法第一掌雙龍出淵使將出來,四周空氣似乎都匯聚到了他雙掌之上,帶動那周遭合圍的和尚一個個身形不定。
那圓性見陵滄這一掌霸道絕倫,但隱隱中卻似有佛家莊嚴之相,只道這也是陵滄從少林盜取的武功。心中更是驚怒交集,右手先收,忽的大喝一聲,手背向前,猛的拍出,正是他的成名絕技大摔碑手!
二者未及交手,兩道氣ng已然相遇,轟的一聲,周遭塵土如同波紋四散飛出。那些修為低微的和尚便禁受不住,一個個東倒西歪。
陵滄心中清楚地很,知道今日之事絕無善了,那少林方丈深不可測,自己就算仗著涅槃真經與大梵般若恐怕頂多也只能勉強抗衡,萬不能在這圓性身上多費力氣。
下定決心,左手置于xiong前成禮佛之狀,右手卻是緩緩推出,此乃大梵般若第九式龍象西來,乃取當日達摩東渡之典故。那達摩乃是少林之祖,這一掌使來自是寶相莊嚴,看似慈悲,實則氣度儼然,沛然不可御,端的是高僧氣度,宗師風采。
圓性也是個識貨之人,知道這一掌以自己功力絕難抵擋,忙使出另一絕技千手如來掌法,虛虛實實,不與他正面相對,反而尋找陵滄的破綻伺機下手。
但那龍象伏魔乃少林七十二絕技之首,經達摩創立后又有不知多少代高僧鉆研其中,縱有破綻也非圓性所能發現,眼見他避無可避,必將命殞當場。忽的一聲佛號傳來,陵滄心中一動,手中勁力一吐,卻只出了七八分力道,饒是如此,那圓性也狂吐鮮血,后退數丈方止。
圓空大師忙上前一把扶住那圓性,點了幾個穴道替他止血,又以犧牲自己真元的代價替他療傷。陵滄也不愿趁人之危,只靜靜站立,暗中觀察著這傳說中的老僧。那圓性半晌后方可站起,對圓空答謝一聲,又滿是慚愧之色,退到人后去了。
那圓空大師上前道:“適才多謝施主手下留情,不曾傷了我圓性師弟的性命。”陵滄笑道:“大和尚不必這么說,這件事我理虧在先,再出手傷人就說不過去了。”
那圓空深通佛理,已達空明之境,世事看得透徹,見陵滄直率,也微笑道:“既然如此,施主倒是明理之人,那老衲就直言了。老衲見你方才出手,氣度不凡,用的想必是我少林已然失傳的龍象伏魔掌法,你偷盜涅槃真經必也是為此了。”